玉垒山高锦水流,黄泉何处觅青楼。
坟头种得桃千树,花落花开怨未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涛的作品。它描绘了薛涛的墓地,通过描绘墓地的景象,表达了对薛涛的怀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玉垒山高锦水流,黄泉何处觅青楼。”描绘了玉垒山的高峻和锦水流的美景,以及黄泉(阴间)和青楼(妓院)的神秘之处。这里,“玉垒山”指的是一座山,而“锦水流”则是指山上的河流。“黄泉”指的是阴间,而“青楼”则是妓院的别称。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不禁想象起那些曾经在这座山上留下足迹的人。
诗的第二句“坟头种得桃千树,花落花开怨未休。”则转向了薛涛的墓地景象。这里,“坟头种得桃千树”指的是薛涛的墓地上种植了成千上万棵桃树,象征着她生前的美好与繁华。然而,随着桃花的凋谢,她的离世也带来了无尽的遗憾与哀愁。这里的“怨未休”表达了人们对她的思念和对她离世所带来的哀痛。
这首诗通过对玉垒山、锦水流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薛涛墓地的描写,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薛涛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薛涛的伟大和她对人们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