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锦江边一丽人,千秋传得镜中身。
自惭不及高千里,未识花容真未真。

诗题解读:

《题幼孺所藏薛涛小像》

译文:
在濯锦江边,有一位丽人,她的容颜如千年镜中的倩影。我自愧不如她的美丽,未曾见识过真正的花容月貌。

注释:

  1. 濯锦江边:濯锦江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唐代诗人薛涛曾在此居住,故以此地为背景。
  2. 一丽人:指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以才情出众而闻名。
  3. 千秋传得镜中身:形容薛涛的美貌被后人传颂至今,如同镜子中的影子一样永恒不变。
  4. 高千里:指薛涛本人,其才情卓越,与李白并称“李青莲、薛桃花”,可见其一斑。
  5. 花容月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如花似月。

赏析:
此诗通过简洁的诗句,展现了薛涛的美艳与才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女的敬仰之情。首句“濯锦江边一丽人”,直接点出了薛涛的居所和外貌特征,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千秋传得镜中身”,不仅赞美了薛涛美貌的长久流传,也反映了人们对她才华的钦佩。

诗人并未满足于表面的赞美,而是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自省之情:“自惭不及高千里,未识花容真未真。”这句话透露出诗人虽然欣赏薛涛的才华和美艳,但同时也感到自己与之相比有所不足,未能完全理解真正的才女之美。这种自省的态度,使得这首诗显得更加深刻和真实。

这首诗通过对薛涛的描绘和自省的表达,展现了唐代女性才情与美貌并存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女敬仰和自我审视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