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广华严地,神州一洞天。
寺藏青嶂里,路绕白云边。
气候晴兼雨,峰峦断复连。
树枝多臃肿,萝磴自盘旋。
猿啸听经石,龙生洗钵泉。
水帘终古泻,钟乳半空悬。
境出尘寰外,岩开混沌前。
金身馀五百,世界度三千。
净室邻飞瀑,沙弥种石田。
空门灰几劫,削壁字何年。
谷有羚羊险,山从鸟道缘。
地偏堪避世,境寂可安禅。
贝叶飘香界,昙花落法筵。
桑门同客馔,石榻伴僧眠。
已得澄心诀,浑忘俗累牵。
探奇情未已,跻险兴翩然。
披莽寻支径,扪萝到上巅。
畏途尤巀嶪,侧足更迍邅。
彳亍声俱喘,蹒跚膝在肩。
耸身摩斗柄,回睇盼云烟。
远水看如带,重冈小似拳。
只疑天阙近,还听谷声传。
客有玄晖趣,僧如支遁贤。
从兹寻觉路,长此奉金仙。
诗句
- 方广华严地,神州一洞天。
- 寺藏青嶂里,路绕白云边。
- 气候晴兼雨,峰峦断复连。
- 树枝多臃肿,萝磴自盘旋。
- 猿啸听经石,龙生洗钵泉。
- 水帘终古泻,钟乳半空悬。
- 境出尘寰外,岩开混沌前。
- 金身馀五百,世界度三千。
- 净室邻飞瀑,沙弥种石田。
- 空门灰几劫,削壁字何年。
- 谷有羚羊险,山从鸟道缘。
- 地偏堪避世,境寂可安禅。
- 贝叶飘香界,昙花落法筵。
- 桑门同客馔,石榻伴僧眠。
- 已得澄心诀,浑忘俗累牵。
- 探奇情未已,跻险兴翩然。
- 披莽寻支径,扪萝到上巅。
- 畏途尤巀嶪,侧足更迍邅。
- 彳亍声俱喘,蹒跚膝在肩。
- 耸身摩斗柄,回睇盼云烟。
- 远水看如带,重冈小似拳。
- 只疑天阙近,还听谷声传。
- 客有玄晖趣,僧如支遁贤。
- 从兹寻觉路,长此奉金仙。
译文
方广华严地位于神州大地,宛如一座神奇的洞天福地。
寺庙隐藏在青翠的山峦之间,小路环绕着云端。
天气变化莫测,时而晴朗、时而下雨。山峰连绵不断,或断开、或相连。
树木枝条粗壮,仿佛是天然形成的罗盘和楼梯。
山谷里传来猿猴的啸声,泉水中倒映着龙王的洗钵之景。
瀑布的水帘永远流淌不息,钟乳石悬挂在半空中。
外界的世界被隔绝在外,如同混沌初开时的原始景象。
佛像庄严,历经五百年的风化;佛教世界广大,可以容纳三千众生。
净土之中,僧人与飞瀑相伴,石田由沙弥耕种。
修行之路漫长,墙壁上的刻痕难以辨认。
山谷中羚羊出没,山路崎岖难行。
此地僻静宜人,远离尘世喧嚣,适合静心修行。
贝叶经的声音飘荡在空气中,昙花绽放在法会之上。
僧人们与世俗饮食不同,石头床陪伴他们度过长夜。
已经领悟了禅宗的真谛,完全忘却了世间的纷扰。
探索神秘的道路尚未结束,攀登险峻的山峰令人心情振奋。
攀爬密林深处寻找小径,手触岩石到达山巅。
面对危险的地方更加小心谨慎,步履维艰。
脚步声急促,腿脚颤抖,膝盖顶住了肩膀。
抬头仰望天空中的北斗星,回望远方的云烟。
远处的流水像一条细带,重重的山峦如同拳头大小。
我几乎怀疑天宫就在咫尺之遥,还能听到峡谷中的回声。
有一位客人追求佛理,一位僧人如同支遁一样贤明。
从此开始追寻觉悟的道路,长久地侍奉佛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游方山的壮丽景色和修行者生活的诗作。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山峦、寺庙、云雾、溪流等自然景观和修行者的活动。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与修行者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和谐、超脱世俗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