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石屡不顾,定匪明堂材。
渊客屡不采,定匪明月胎。
十年三弃置,中情空自哀。
伤哉吾道非,岂乏干时媒。
叹彼行役苦,畏兹年鬓催。
进退两踯躅,坐立空徘徊。
升斗岂吾志,结念居南陔。

《下第述怀》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败后,对人生道路和价值观念的困惑和迷茫,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质疑和反思。

诗句释义:

  1. 匠石屡不顾 - 工匠(喻指有才能的人)屡屡被忽视。
  2. 定匪明堂材 - 定然不是用来建造朝廷大厅的木材。这里比喻那些被忽视的人才,他们的才华和能力不被重用。
  3. 渊客屡不采 - 深藏不露之人屡次没有被发掘(选拔)。
  4. 定匪明月胎 - 注定不能像月亮一样皎洁明亮。这里比喻那些有才华但不被赏识的人。
  5. 十年三弃置 - 已经连续十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提拔。
  6. 中情空自哀 - 内心充满哀伤。
  7. 伤哉吾道非 - 真是遗憾啊,我的道路并不顺畅。
  8. 岂乏干时媒 - 难道缺少了能够逢迎时事的人才吗?这里的“干时”指善于迎合时代潮流的人。
  9. 叹彼行役苦 - 感叹那些四处奔波、辛勤劳作的人多么辛苦。
  10. 畏兹年鬓催 - 害怕这岁月流逝,头发也变得苍白。
  11. 进退两踯躅 - 进退维谷,犹豫不决。
  12. 坐立空徘徊 - 坐着站着都无所适从,徘徊不定。
  13. 升斗岂吾志 -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升斗之禄也不是我所追求的。这里暗示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
  14. 结念居南陔 - 最终决定安于清贫,隐居南郊。这里的“南陔”可能指的是南方的田野或者乡村。

译文:
你多次被忽略,并不是因为你没有才能,只是你的才能没有得到合适的使用。
你也多次被忽视,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出色,而是你的能力没有被赏识。
你已经连续十年之久,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内心的痛苦无人能知。
真是遗憾啊,我的道路并不顺畅。难道缺少了能够逢迎时事的人才吗?
感叹那些四处奔波、辛勤劳作的人多么辛苦。害怕这岁月流逝,头发也变得苍白。
进退维谷,犹豫不决。即使微不足道的升斗之禄也不是我所追求的。
最后决定安于清贫,隐居南郊。

赏析:
这首诗以“下第”为题,表达了诗人面对科举失败的痛苦与迷茫。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其他人才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和自己的无奈。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