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出郭门,名区访灵鹫。
径路既逶迤,林峦错如绣。
怪石竞瑰琦,奇峰自辐辏。
玲珑似雕镂,𥓂砑欲争斗。
倚伏形体殊,剥蚀肤理皱。
中有大士岩,丹梯转深窦。
窍从混沌开,屋以穹窿覆。
诸厓地脉藏,一隙天光漏。
巍巍逼苍旻,阴阴失清昼。
澄泓嵓罅停,琮琤石齿溜。
宁云蓬岛遥,应笑华阳陋。
造化播神奇,此理胡能叩。
低回及崦嵫,岚翠生怀袖。
【注释】:
- 高秋:秋季。2. 出郭门:走出城门外。3. 名区:美名之地。4. 灵鹫:即灵岩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市。5. 径路:小路。6. 逶迤:蜿蜒曲折。7. 林峦:树林和山峦。8. 瑰琦:奇特美丽。9. 奇峰:特异的山峰。10. 玲珑:精巧细密。11. 𥓂砑:指雕刻精美的石刻。12. 倚伏:倾斜、倒置。13. 形体:这里指山峰的形状。14. 剥蚀:风化侵蚀。15. 大士岩:大士寺岩石。16. 丹梯:红色的栈道。17. 深窦:深深的洞穴。18. 混沌开:混沌初开的状态,这里指自然景观的变化。19. 穹窿:圆形隆起。20. 诸厓:群山。21. 一隙天光:指从洞穴中透出的光线。22. 巍巍逼苍旻,阴阴失清昼:形容景色雄伟壮丽,天色昏暗无光。23. 澄泓嵓罅停,琮琤石齿溜:清澈见底的水潭,石齿相互碰撞的声音。24. 宁云蓬岛遥:难道是蓬莱仙岛上的白云飘渺。25. 应笑:应当笑傲。26. 华阳:传说中的仙境。27. 低回:徘徊不前。28. 崦嵫(yān zī):古山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29. 岚翠:云雾缭绕的山色。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游铅山观音洞时,诗人观山水之美,感慨造化之神奇,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类创造的美景的赞叹。诗中运用了诸多优美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首联“高秋出郭门,名区访灵鹫”描绘了作者游览的地点——灵岩山,并表达了他对这次旅行的期待与兴奋。灵岩山位于浙江绍兴,是一处历史悠久的美丽风景区,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
颔联“径路既逶迤,林峦错如绣”进一步描写了灵岩山的地形地貌。蜿蜒曲折的山路、交错排列的树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一联以“绮丽”来形容灵岩山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颈联“怪石竞瑰琦,奇峰自辐辏”则进一步赞美了灵岩山的奇异景观。这里的“怪石”指的是形态各异、奇特美丽的石头;“奇峰”是指形状独特、气势磅礴的山峰;“竞瑰琦”意味着这些石头和山峰都竞相展现出它们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自辐辏”则是指它们似乎在向中心聚集,形成了一种壮观的景象。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灵岩山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独特魅力的深深陶醉。
接下来的内容“玲珑似雕镂,𥓂砑欲争斗”进一步描绘了灵岩山的精致和细腻。这里的“玲珑”指的是精致而小巧,如同精致的工艺品或雕刻作品一样;“雕镂”则是雕刻的意思,用在这里形容灵岩山的岩石被精心雕刻而成,形态各异;而“𥓂砑”(音同“压”,意即光滑)则形容岩石表面光滑如镜,仿佛在相互争夺着展示它们的美。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灵岩山的岩石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其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接下来的“倚伏形体殊,剥蚀肤理皱”则描绘了灵岩山岩石的起伏和风化过程。这里的“倚伏”指的是倾斜或倒置的状态;“形体殊”则强调了岩石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剥蚀肤理皱”则是描述由于风化作用使皮肤变得皱褶不平的过程。这两句诗通过对灵岩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力量和时间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中有大士岩,丹梯转深窦”进一步描绘了灵岩山中的大士寺岩石和通向深处的洞穴。这里的“大士岩”指的是大士寺旁的岩石,而“丹梯转深窦”则暗示着有一条红色的栈道通向一个深深的洞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灵岩山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探寻未知、发现新奇事物的热情和向往。
接下来的“窍从混沌开,屋以穹窿覆”继续描绘了灵岩山的自然景观。这里的“窍”指的是山洞;“混沌开”意味着山洞在形成之初就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而“屋以穹窿覆”则是形容山洞顶部像一座宏伟的建筑一样覆盖着天空。这两句诗通过对灵岩山自然的描绘,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诸厓地脉藏,一隙天光漏”则进一步描绘了灵岩山中的群山和自然景观。这里的“诸厓”指的是群山;“地脉藏”意味着山脉中蕴藏着丰富的地质资源;而“一隙天光漏”则暗示着从某个小缝隙中透进的阳光照亮了一条通道,为探索提供了可能。这两句诗通过对灵岩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探索未知的渴望之情。
接下来的“巍巍逼苍旻,阴阴失清昼”进一步描绘了灵岩山雄伟壮丽的景色及其造成的阴郁气氛。这里的“巍巍逼苍旻”意味着灵岩山的气势威武而雄壮,几乎要与天空相接;而“阴阴失清昼”则暗示着因为天气阴沉而看不到白天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灵岩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探索未知的渴望之情。
接下来的“澄泓嵓罅停,琮琤石齿溜”则通过描绘清澈见底的水潭和石齿相互碰撞的声音来赞美自然景观的美好。这里的“澄泓嵓罅停”意味着清澈的水潭在狭窄的缝隙中静静地流淌;而“琮琤石齿溜”则描述了水声撞击石壁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尾联“宁云蓬岛遥,应笑华阳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见景象的自豪感以及对古人所处环境的反思。这里的“宁云蓬岛遥”意味着那些遥远的蓬莱仙境般的景致虽然遥不可及,但诗人依然感到自己的所见足以令人赞叹;而“应笑华阳陋”则是说诗人对自己的所见感到自豪,认为自己比古代文人更能欣赏到如此美妙的风景。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古人智慧的尊重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灵岩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构思严谨细致,语言优美流畅,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