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郎墨菊真有香,老墨落纸生秋霜。
宛然着我三径底,日与野老同徜徉。
生平爱画仍爱菊,令人见此二美足。
犹疑已是重阳过,寒花疏叶心簇簇。
忆昨苏郎画菊时,君家数本方离披。
谁云清致不兼得,更对浊酒开东篱。
明朝酒醒宾客去,君独沉吟空绕树。
绕树还看墨菊图,君家此乐陶家无。
苏郎的墨菊真是有香味,老墨落纸生秋霜。
宛然着我三径底,日与野老同徜徉。
平生爱画仍爱菊,令人见此二美足。
犹疑已是重阳过,寒花疏叶心簇簇。
忆昨苏郎画菊时,君家数本方离披。
谁云清致不兼得,更对浊酒开东篱。
明朝酒醒宾客去,君独沉吟空绕树。
绕树还看墨菊图,君家此乐陶家无。
【注释】
- 苏郎:指苏汉臣,北宋画家,擅画花鸟、人物,尤长于墨竹,笔法劲峭挺拔。
- 真有香:真的有种香味。
- 老墨:即老墨,用陈年墨汁作画。
- 秋霜:秋天的霜冻,比喻画面的清冷和淡雅。
- 宛然:形容事物的样子。
- 三径:三条小道,常作为隐者居住的地方。
- 日与野老同徜徉:每天和乡间老人一起闲游。
- 清致:高雅的气质。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 寒花:泛指冬天的花。
- 疏叶:稀疏的叶子。
- 陶家无:没有陶渊明那种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好友苏汉臣的一首赞美墨菊之作。全诗通过对墨菊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和气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艺术成就的赞赏之情。
首句“苏郎墨菊真有香”,描绘了苏汉臣所画墨菊的香气。这里用了“真”字强调其真实性,而“有香”则直接点明了墨菊的特点。接着以“老墨落纸生秋霜”来比喻墨菊的质地和色泽,既表现了墨色的深沉,又暗示了菊花的清冷孤高。
颔联“宛然着我三径底,日与野老同徜徉”则是进一步赞美墨菊与主人的和谐相处。这里的“三径”指的是隐者的居所,通过与隐者的相伴,突出了墨菊的高雅脱俗。颈联“生平爱画仍爱菊,令人见此二美足”则表明了作者对于书画和菊花两者的热爱,认为它们都是值得赞美的美。最后两句“犹疑已是重阳过,寒花疏叶心簇簇”则是对墨菊盛开时节的描写。这里的“寒花疏叶”既体现了菊花的冷艳之美,也暗示了秋天的气息。
整首诗以赞美墨菊为主,通过对墨菊的形象描绘和对墨菊与主人关系的描述,展现了墨菊独特的韵味和气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对其艺术成就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