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双鸳鸯,生来不独宿。叶底已双飞,花边还对浴。
鸳鸯可羡复可怜,况妾容华方少年。

《鸳鸯篇》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对鸳鸯在南浦双飞的优美景象,以及它们共同沐浴的情景。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首句释义与译文:“南浦双鸳鸯,生来不独宿。”南浦是指南方的河流或湖泊边,这里用来象征情侣经常相聚之地。鸳鸯指的是一种水鸟,常被用来比喻恩爱的伴侣。诗中的“生来不独宿”表达了鸳鸯总是成双成对的习性。

  2. 第二句释义与译文:“叶底已双飞,花边还对浴。”这句诗描述了鸳鸯在树叶间飞翔,同时在花朵旁嬉戏沐浴的情景。这里的“对浴”可能指的是鸳鸯相互依偎,在水中嬉戏玩耍的景象。

  3. 第三句释义与译文:“鸳鸯可羡复可怜,况妾容华方少年。”这一句表达了对于鸳鸯和谐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年轻美貌却无人相伴的感慨。这里的“容华方少年”意味着诗人正处于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但却没有伴侣。

  4. 最后一句释义与译文:“鸳鸯不可得,不如早归还。”这是全诗的结语,诗人通过对比鸳鸯的完美和谐与自己的孤独,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并暗示了对当前困境的无奈和悲观。

  5. 关键词注释

  • 鸳鸯:水鸟,常用来象征恩爱的伴侣。
  • 生来不独宿:强调鸳鸯总是成双成对。
  • 叶底:指树叶之间,暗喻情侣之间亲密无间的互动。
  • 花边:指花朵旁边,象征着情侣之间的相互陪伴。
  • :羡慕。
  • 可怜:怜悯。
  • 妾容华方少年:此处指诗人自己,表达对青春时光流逝而未能找到伴侣的惋惜。
  • 不可得:无法实现的期望。
  • 早归还:意指早日结束目前的困境。
  1.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鸳鸯的和谐生活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受。诗中的“双飞”、“对浴”、“羡慕”等词汇,都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然而,诗人又通过“鸳鸯不可得”这样的表述,揭示了现实的无奈和悲观,使得整首诗歌既有浪漫的色彩,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使得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评。
  2. 背景知识
    陈子昂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语言豪放激昂,富有感染力。这首《鸳鸯篇》就是他作品中的佳作之一,不仅因其优美的诗句而广为流传,更因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后世读者的喜爱。
  3. 网友交流评论
    网友们普遍认为陈子昂的这首《鸳鸯篇》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佳作,它不仅仅是对鸳鸯生活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许多网友表示,这首诗让他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也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鸳鸯篇》通过对鸳鸯生活的描绘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既具有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陈子昂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