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书飞召四方兵,百万貔貅集帝城。
赫赫气横鱼丽阵,桓桓威称虎贲名。
銮舆晓阅霜凝盖,铁骑云屯风扬旌。
此去烽烟应尽扫,薇垣长见泰阶平。
这首诗是明朝永乐年间,金侍讲在翰林院创作的。当时,朝廷决定派遣军队去沙漠前线作战,因此需要在北京城东的大阅兵中挑选精锐之师。
羽书飞召四方兵,百万貔貅集帝城:羽书是古代的文书,飞召四方兵意味着从全国各地调集兵力。貔貅是猛兽,这里用来比喻军队勇猛。
赫赫气横鱼丽阵,桓桓威称虎贲名:赫赫气表示军队气势浩大,鱼丽阵是古代的一种阵法,以鱼的形状排列,这里指军队整齐划一。桓桓威称虎贲名,表示军队英勇善战,有如勇士一般。
銮舆晓阅霜凝盖,铁骑云屯风扬旌:銮舆是皇帝的车驾,晓阅是在清晨检阅部队。霜凝盖表示天气晴朗,铁骑云屯风扬旌是指铁马铁骑,风吹动旌旗。
此去烽烟应尽扫,薇垣长见泰阶平:此去指出征,烽烟是战争的标志,应尽扫表示要把所有的战争都消灭干净。薇垣长见泰阶平,表示国家太平,没有战争的威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战争场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军队的英勇善战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期待,希望所有的战争都能被消灭,国家能够长久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