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笑南阳诸葛庐,莫嗟西蜀子云居。
寸心为善行无倦,尺地栖身乐有馀。
瓮里况存招客酒,床头仍贮教儿书。
闲来持此消长日,何用区区较毁誉。

【题解】乐善堂是杜甫草堂的名。此诗为作者在成都草堂期间所作,表达了杜甫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情怀。

第一首,“休笑南阳诸葛庐”,诸葛亮在南阳草堂居住时,常以耕读自娱,不事权宦。这里说不要笑我(他)住在成都的乐善堂,也不要讥笑我在西蜀子云山的陋室中安居。

第二首,“寸心为善行无倦,尺地栖身乐有馀”,“为善”即做好事。“寸心”指内心。“尺地”指居住之地。杜甫一生坎坷多难,但他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之心未曾改变。他虽然居处简陋,但能以知足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并把这种心态转化为实际行动,做了很多好事。

第三首,“瓮里况存招客酒,床头仍贮教儿书”,用典。《晋书•文苑传》载:王戎少时尝与诸从兄俱入野亭游戏,戎因危坐卧,眠于帐中。同坐者曰:“王戎能清言。”相与共看之。戎曰:“昔年免家兄来,今与诸君叙阔尔。”群从甚奇之。故王戎有《游园》诗曰:“绿树荫如盖,青萝映浅池。采芝承玉露,垂叶结紫茎。中有幽人居,孤寂无所施。士女厌其美,君子苦不知。愿得展功勤,快意在所思。兴尽各分散,空复旋去燕。望宫望庭柯,绿叶正敷荣。”又《咏史》诗曰:“弱冠弄柔翰,卓卓惊四筵。德音信皎洁,畴昔叹所闻。”又《赠卢征士宏治》:“世胄蹑高位,英俊陷渠魁。虽有慕先作,亦复困而拘。岂无他路志,双影自驱驰。”王戎与卢鸿同时,皆晋朝人,卢鸿隐居鹿门山,有《游仙诗》三十八篇,称王逸少为知音,故王戎有此诗。

第四首,“闲来持此消长日,何用区区较毁誉”。这是说,自己闲来时手持这首诗来消磨时间,何必斤斤计较别人的毁誉呢?诗人用典。《庄子•天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进也,犹为无涯者推也。吾生也有涯,而形也有限;以有涯随有涯,殆已!已而为有涯者役也,若为无涯者则不与!”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流寓成都,生活相对安定,心情也比较舒畅。因此他在成都草堂期间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组诗。全诗表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人格风范。

前两首是杜甫对自身境遇的写照。前首抒发了他对住址的自豪感。他说“休笑南阳诸葛庐”,不要嘲笑我住在这里像诸葛亮一样清静。接着写不要嗟伤我的住处简陋。后一首则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不管地位多么低微,只要心里有善念,就能不断行善,得到无穷的乐趣。后一首诗则是写他如何消遣时光。他用“闲来”二字概括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闲”字在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无事可做,二是心境宁静。这两句是说闲来无事之时拿它消磨时光,又何必斤斤计较他人的毁誉呢?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人生信条。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是内心的修养而不是外界的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