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共立彤墀,鹤发虬髯动主知。
岂谓初辞天府政,驾言长赴夜台期。
郁葱佳地藏簪笏,窈窕丰碑刻岁时。
愧我客边无藻荐,倚风酸鼻为吟诗。

诗句释义:

  1. 昔年曾共立彤墀,鹤发虬髯动主知
  • 彤墀:古代帝王的宫殿台阶,通常涂有红色。
  • 鹤发:形容老年人头发如白鹤羽毛般洁白。
  • 虬髯:形容胡须浓密而有力,像龙须一样。
  • 动主知:触动了君主的心意。
  1. 岂谓初辞天府政,驾言长赴夜台期
  • 初辞天府政:指最初离开朝廷(天府,古时对皇宫的美称)。
  • 驾言长赴夜台期:驾车前往死亡的墓地(夜台,也指墓地)。
  1. 郁葱佳地藏簪笏,窈窕丰碑刻岁时
  • 郁葱佳地:形容墓地周围环境优美,树木葱郁。
  • 簪笏:古代官员上朝时佩戴的冠和手板(象征权力的象征)。
  • 窈窕丰碑:形容墓碑高大而美丽。
  • 刻岁时:在墓碑上刻下时间,纪念逝去的人。
  1. 愧我客边无藻荐,倚风酸鼻为吟诗
  • 客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 无藻荐:没有华丽的礼物来祭拜。
  • 倚风酸鼻:形容因思念故乡而感到鼻子发酸。
  • 为吟诗:因此写下诗歌表达自己的哀思。

译文:

曾经一起站立在朱红色的殿阶之上,如今鹤发苍苍、虬髯飘散触动了君王的心。
难道当初是刚刚告别朝廷的权力中心,现在要驾着车马长赴黄泉的墓地?
墓地周围郁郁葱葱的环境如同珍宝一般,墓碑高大而美丽,上面刻着岁月的痕迹。
惭愧我在他乡没有精美的礼物来祭拜,只能倚着秋风感到鼻子发酸,用诗歌来抒发我的哀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回忆了与故人共同在宫廷中的时光,描绘出一幅君臣和谐的画面。然而,随着岁月流转,诗人已白发苍苍,与昔日的形象大相径庭。第二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故人离去的不舍与哀伤。接下来三句描绘了故人逝世后的墓地景象,通过对比生前与死后的不同,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无法亲自祭拜故人时的无奈与悲伤,以及通过诗歌表达内心哀思的行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