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帆二月过吴门,眼底相看物物新。
惟有溪桥桃与李,着花浑似故园春。
【注释】
吴中:指江苏吴县(今苏州)一带。谩兴:随意抒发的兴致。
片帆二月过吴门,眼底相看物物新:二月里乘着小帆船从吴县经过。在船尾眺望,只见一片春意盎然。
惟:只
桃李:指桃树和李树。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太仓州判时期,大约在元丰二年(1079)春天。当时诗人刚从吴门(即苏州)经过,正巧碰上桃花盛开,便写下了这首小诗。
首句中的“片帆”二字用得很工整。因为只有一片小小的帆船才经得起风浪的颠簸。所以,“片帆二月过吴门”,既突出了“二月”这两个字,又点明了地点是吴门(今苏州)。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二月里,诗人乘着一片小船从吴门经过,在船上放眼一望,只见一片春意盎然。一个“过”字,不仅表明了时间、地点和动作,而且把读者引入到诗境之中,为下一句作了铺垫。
第二句中的“眼底”二字用得很有分寸。这里所说的“眼底”,并非眼前所见,而是从远处遥望所见,也就是从吴门远眺所看到的景色。“物物新”三个字概括了这一景象。它不但写出了春色满园的新气象,而且写出了人们的喜悦心情。这一句中的“新”字,是全诗的关键词。这个“新”字,不是指春天万物生长的新鲜,而是指春天万物生长得欣欣向荣;也不是指春天万物的颜色,而是指春天万物的生机。这个“新”,还暗示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中的“惟有”二字用得很巧妙。这句诗表面上是说,只有桃花和李花开得像故园里的一样,其实不然,诗人在这里是借桃花李花来比喻自己。他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两句诗中的“桃与李”,也成了全诗的关键。
第四句中的“浑似”二字用得很自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有桃花李花开得像故园里的一样,才显得那样美丽。这里的“浑似”二字,是作者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桃花李花的鲜艳美丽的,它同故园的春天相比,毫不逊色。这两句诗中的“浑似”,也成了全诗的关键。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对江南春天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