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谷名泉夸第二,江水由来胜山水。
中泠天畔隔苍烟,九龙眼中荖可喜。
我梦临此鉴眉须,裹茗烹煎携绿珠。
老僧毵毵妙而臞,忽来说禅坐跏趺。
三生岂是旧缘法,明日买船当下闸。
共君乌纱一裹头,野岸春洲看晴鸭。

【注释】

约:邀请,相约。潘元飞:即潘可久,字元飞,北宋诗人。惠山:在江苏省无锡市西北,有惠山寺、寄畅园等名胜古迹。锡谷:惠山附近有锡山,故称。第二:第一流。中泠泉:在无锡县南,是著名的名泉。由来:历来如此。苍烟:形容水气迷蒙。荖:同“泡”。绿珠:《晋书·石崇传》载:“王恺以百金买绿珠之口”,后因以“绿珠”为美女的代称。梦临:梦中来到。天畔:指惠山寺。鉴眉须:指鉴湖。髯:胡须。毵(sān)毵:形容胡子很长的样子。妙而臞(qué):形容老僧相貌清瘦,却很俊雅。说禅坐跏趺(jiēfú):和尚讲经说法时,盘腿打坐的姿势。三生:佛教语。三世轮回。旧缘:前世的因缘。明日:明天。当下闸:立即乘船过河。乌纱:古代官员戴的黑色帽子。裹茗烹煎:将茶裹好煮着吃。携绿珠:拿着茶壶喝茶。绿珠:指茶壶里的茶叶。毵毵(sānsān):形容头发很多的样子。忽来说禅坐跏趺:忽然间谈起禅家道理来,并且坐下打坐。

译文:

锡谷泉水第一流,长江水从哪里流来比它更美?

中泠泉傍苍烟隔断,九龙池里水泡可欢喜?

我梦见来到这鉴湖边,胡须飘飘,手拿茶壶喝茶。

老僧身材清瘦却很俊秀,忽然间说起禅家道理并坐上打坐。

三世轮回难道是旧缘,明天乘船过河去看晴鸭。

共你一起披着乌纱帽,野岸春洲看晴鸭。

赏析:

此诗写于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作者时任常州司法参军,与友人潘元飞同游惠山寺。惠山在江苏无锡市西南,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曾在此建离宫,因而又名阖闾山。山上风景秀丽,林木蓊郁,有名泉十八景,中泠泉尤负盛名。

首联先写惠山名泉之美。锡谷,在锡山脚下,惠山东麓,为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炼丹之处。这里所说的锡谷名泉,就是指中泠泉。“夸第二”,意谓中泠泉胜过天下所有的名泉。“江水由来胜山水”,意思是说,自古以来长江的水源都比不上惠山的水质。

颔联写中泠泉之奇丽。“中泠”二字,既表明了中泠泉的具体位置,又暗示着中泠泉的得名缘由。“由来”两字,表明了中泠泉自创名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至于“胜山水”三字,则更是点出了中泠泉所独有的特色,即其水质之清澈甘美,堪与天下名山水相媲美。

颈联写惠山寺之幽雅。“我梦临此鉴眉须”,意谓自己如同梦中一般来到了此地,亲眼目睹了惠山寺的壮丽景色。“裹茗烹煎携绿珠”,意思是说在惠山游玩时,作者还品尝了当地特色的茶香,并且用茶壶中的茶叶沏茶品饮。其中,“绿珠”并非指真正的美人,而是借指茶壶。这一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惠山寺的独特氛围,也进一步衬托出作者对此次游历经历的感慨之情。

尾联写与友人共赏惠山美景的情景。“老僧毵毵妙而臞”,意思是说在惠山游玩的过程中,偶遇一位身材清瘦、相貌俊秀的老僧,与他攀谈起来颇为投机。“忽来说禅坐跏趺”,则是说那位老僧忽然间谈起禅家的道理来,并且坐下来打起坐姿。这一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诗句的内涵,也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末句“三生岂是旧缘法,明朝买船下河去”,意谓既然这次能与朋友一同游览惠山,那岂不是前生的缘分所致吗?明天我们再乘船过河去吧!这一部分虽然看似闲笔,但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