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发田间道,秋风洒客襟。
到关淮地尽,入望楚云深。
老大怜今日,栖迟忆故林。
高山何处调,空愧古人心。

【注释】

1、“过”字,是经过的意思。

2、“老山”,指故乡的山。

3、“栖迟”,指停留。

4、“调”,这里指诗歌。

【解析】
首联:诗人一大早就出发到田间去(“蚤发”),秋风扑面而来,吹得衣襟冰凉(“洒客襟”)。
颔联:走到关中,只见一望无际的淮水尽处,远处的楚地云层深密。
颈联:年纪大了,怜惜今日的自己;流连忘返,怀念故乡的树林。
尾联:在高山上弹奏着《阳春白雪》,却惭愧于古人的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诗。全诗以“过”字领起,写秋日行役,触景生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行程:“蚤发田间道,秋风洒客襟。”清晨,作者早早起床,踏上了田间小路。秋风习习,吹拂着作者的襟袖。一个“洒”字,生动地描绘出了秋风的萧瑟,同时也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旅途的艰辛,更表现了作者羁旅思归的情感。
接下来四句,写到了家乡的山水。“到关淮地尽”,“关”,即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淮”,即黄河,流经今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地尽”、“云深”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所经过之地的景象。诗人站在关口,远眺前方,只见一条大河蜿蜒向远方,而远方的楚地,则被厚厚的云雾所笼罩。诗人用“地尽”与“云深”这两个词语来表达他的感慨之情,既表明了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又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是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老大怜今日,栖迟忆故林。”诗人感叹岁月如梭,自己已经老了,而今天却只能在异乡漂泊,无法回家。同时,他也怀念着曾经的家园,那些熟悉的树木、小溪和田野,都让他感到无比怀念。这里的“栖迟”,是“停留”的意思;“故林”是指曾经居住过的山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高山何处调?”这句话问的是自己的心声,表达了他对于古代文人那种高洁品质的向往。然而,现实却让他深感惭愧,因为他并没有达到古人那样的境界。这里的“高山”,可以理解为古人的精神境界;“调”则是调节、调整的意思。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既表达了他对于古人精神境界的仰慕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困惑。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