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不见独登台,台倚孤城日月开。
似听箫韶千载上,虚疑凤鸟九霄来。
乱山北起迷烟树,双涧南流浸绿苔。
回首苍梧天咫尺,南巡曾带跸尘回。
【注释】
登九成台:登高望远,登上九成台。九成,即九层之台。
重华不见独登台,台倚孤城日月开:只有舜帝能登此台,因为舜是重华的别称,他登此台时,只见孤城在日月中升起。
似听箫韶千载上,虚疑凤鸟九霄来:似乎听到了箫韶音乐,那是千年前舜帝的音乐,仿佛看见凤鸟从九霄飞来。
乱山北起迷烟树,双涧南流浸绿苔:远处群山纵横,烟雾笼罩树木;两条山涧南流,溪水滋润着青苔。
回首苍梧天咫尺,南巡曾带跸尘回:回头望去,苍梧山就在眼前不远。我曾在南巡中带着皇帝的车驾尘土归来。
【赏析】
此诗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叛乱前夕,诗人登九成台而作。诗人以登高望远的手法,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宏大,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