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兰畏阳盛,甘鞠惧虫食。
昌阳恶溪涸,揭车伤土瘠。
上有寄生草,蒙茸托松柏。
下有无名花,纷披弄佳色。
寻芳邈无人,空有馨香德。
【注释】
①猗兰:即郁金香,又名“胡蒜”。畏阳盛:害怕阳光太强烈。②甘鞠(qū):一种草,可食。惧虫:怕被虫子吃。③昌阳:指山名,在今山西永济。④揭车:一种树,可食。伤土瘠:因干旱而枯萎。⑤寄生草:寄生于松、柏之上的草,这里指松柏上的苔藓。⑥蒙茸(méng róng):草木茂盛的样子。托:依附。⑦无名花:指不知名的野花,这里指那些没有香气的花。⑧寻芳:赏花。邈无:非常遥远。空有:只有。馨香德:指花的芳香。⑨《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后以“硕果”指食物。⑩此诗作于元丰三年(西元一〇七八年),时作者任黄州知州,寄自黄州,故有此题。
【赏析】
《病中兴感因成七诗寄蒲庵老禅》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期所作的组诗。诗人以自己的处境比喻他人,用“寄生草”“无名花”来比喻依附权贵或与世无争的人,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全诗借景抒情,寓意深刻,语言优美。
首联:“猗兰畏阳盛,甘荈惧虫食。”这两句诗通过写花对阳光和虫子的恐惧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奈。猗兰是一种美丽的花卉,但诗人却担心它会被阳光晒伤。同样,甘荈也是一种美味的食物,但诗人却害怕它会被虫子吃掉。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自己处境的无奈。
颔联:“昌阳恶溪涸,揭车伤土瘠。”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昌阳山的干涸和揭车的枯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和对人类破坏自然的指责。昌阳山原本是一座美丽的山峰,但现在却被干涸的溪水侵蚀得面目全非。而揭车则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但由于土壤被破坏而导致枯萎。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担忧和对人类行为的批评。
颈联:“上有寄生草,蒙茸托松柏。”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寄生草的茂盛和松柏的坚韧,表达了诗人对于坚持自我和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寄生草是一种依赖其他植物生存的植物,但它仍然能够生长得茂盛。而松柏则是最坚韧的植物之一,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都能够生存下来。这两句诗通过对植物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于坚持自我和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尾联:“下有无名花,纷披弄佳色。”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无名花的美丽和香气,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欣赏。无名花虽然不知名,但却拥有独特的魅力和美丽,它的香气也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和心灵。这两句诗通过对植物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欣赏。
这首诗以花为喻,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的植物,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