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运有兴废,胜国封诸侯。
不见殷微子,白马来朝周。
曹丕既窃据,茅土胙炎刘。
一善良可进,吾思法春秋。

诗句释义

1 天运有兴废,胜国封诸侯。

  • “天运”指天命或时运。“兴废”指国家的兴盛与衰败。“胜国”通常指战胜其他国家而成为强国。“封诸侯”意指通过战争获得的土地被分封给诸侯作为领地。这句话表达的是随着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强盛和衰落,以及与之相关的封地制度的变迁。
  1. 不见殷微子,白马来朝周。
  • “殷微子”是指商朝末代君主纣王的儿子武庚,他后来被周武王击败后,逃到淮河流域的一个小城邑,即微子,史称微子启。“白马”可能象征忠诚或归顺。“朝周”指向周武王表示臣服。这句话讲述的是武庚在战败后选择归顺周武王,并被册封为诸侯的故事。
  1. 曹丕既窃据,茅土胙炎刘。
  • “曹丕”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军事家,他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之一。“窃据”意味着暗中篡夺或夺取权力。“茅土”指的是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或功臣时授予的土地。“胙”是赐给的意思。“炎刘”是指汉朝。这句话表达了曹丕篡夺了汉朝的政权,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并给予有功之臣封地以示奖赏。
  1. 一善良可进,吾思法春秋。
  • “一善良可进”中的“一善”,这里可以理解为道德上的美德或善行。“可进”表示可以被推荐或者提拔。“春秋”在这里可能是指《左传》或《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常用于比喻政治或历史事件。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行为的重视,认为在政治或历史中,良好的品德是可以受到推崇和提拔的。

译文

  1. 天运有兴废,胜国封诸侯。
  • 天运会变化,国家会兴盛或衰亡,胜利的国家会将领土分封给诸侯。
  1. 不见殷微子,白马来朝周。
  • 我们没有看见殷微子的后代——武庚,但他的子孙却带着白马来朝拜周武王。
  1. 曹丕既窃据,茅土胙炎刘。
  • 曹丕篡取了皇位,赐予有功之臣茅土作为赏赐。
  1. 一善良可进,吾思法春秋。
  • 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有着高尚的品德是可以被提拔的,就像春秋时期一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政治、道德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引用古事,展现了自己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和人物道德的认识。诗中的关键词“天运”、“胜国”和“封建”等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念和历史观。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理想政治、道德和历史的看法,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