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琐窗曙,薄寒犹中人。
彩服龙香炙,玉台鸾镜陈。
体轻腰束素,步细袜生尘。
洗妆初敛笑,握发半含颦。
柳叶邀郎画,桃花倩妾匀。
蜂黄微点额,猩血浅涂唇。
不畏秋娘妒,那愁飞燕嗔。
淑姿岂长好,贞心终不泯。
愿为双紫绶,缠绕向渠身。
《赋得佳人晓妆》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的早晨妆饰,通过细腻的描述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美人的美貌和高贵气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
诗句翻译及赏析
- 鸟啼琐窗曙,薄寒犹中人。
- 翻译:鸟儿的啼叫声穿过锁着的窗户,清晨的薄寒依旧让人感觉刺骨。
- 注释:锁着的窗户象征着紧闭的门,鸟儿的啼叫声穿透门缝,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薄寒则描绘了清晨的寒冷,尽管外面已经天亮,但室内仍保持着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赏析:这一句通过鸟儿啼声和薄寒这两个自然景物,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 彩服龙香炙,玉台鸾镜陈。
- 翻译:身着华美的服饰,散发着龙凤般的香气,玉台上摆放着鸾鸟形状的镜子。
- 注释:彩服指的是女子穿着色彩鲜艳、华丽绚烂的服饰;龙香指香气如同龙般珍贵和独特;玉台则是古代女性梳妆用的高台或小台,鸾镜则是鸾鸟形状的装饰品。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女子在早晨精心打扮的情景,通过华丽的服装和香气,突出了女性的高贵和美丽。同时,鸾镜的出现也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体轻腰束素,步细袜生尘。
- 翻译:她的身体轻盈,腰身纤细,穿上白色的丝质衣裙;每一步都走得轻盈优雅,脚下的袜子却仿佛被踩出了一层尘埃。
- 注释:这里的“体轻”、“腰束素”和“步细”,都是用来形容女子轻盈美丽的形象。袜生尘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走路时尘土飞扬的场景,增加了诗意和画面感。
- 赏析:这两句通过对女子动作的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和从容不迫的气质。同时,也暗示了女子生活的奢华和对美的追求。
- 洗妆初敛笑,握发半含颦。
- 翻译:刚洗完脸卸妆露出微笑,握着头发半掩面庞微微皱眉。
- 注释:洗妆指的是卸妆后洗脸的动作;敛笑是指收起笑容,表现出含蓄的微笑;握发半含颦则形容女子在保持端庄的同时,还带着几分忧郁和深思。
- 赏析:这两句通过描写女子的不同表情和动作,展现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外在的美,也有内心的忧郁和思索,使人物更加立体和真实。
- 柳叶邀郎画,桃花倩妾匀。
- 翻译:柳叶邀请男子为她画画,桃花让女子为其涂抹胭脂。
- 注释:柳叶和桃花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和希望;邀郎画和倩妾匀分别指的是邀请男子为她画像和让女子为其涂色。
- 赏析:这两句将春天的元素与女子的生活相联系,展现了她们对美的追求和享受。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女子的尊重和宠爱。
- 蜂黄微点额,猩血浅涂唇。
- 翻译:用蜜蜂黄的颜色轻轻点在额上,用猩猩的血淡淡涂抹双唇。
- 注释:蜂黄指的是蜜蜂翅膀上采集到的花蜜晒干后制成的黄色染料;猩血则是一种红色的染料,通常用于化妆或祭祀。
- 赏析:通过使用这些自然界的材料,诗人不仅展示了女子对美的细致入微的追求,也体现了她们对生活细节的精致和品味。
- 不畏秋娘妒,那愁飞燕嗔。
- 翻译:不怕秋天的嫉妒(暗指秋风萧瑟),又何必担心春风的嗔怒(暗指春风吹过带来生气)。
- 注释:秋娘指的是秋天的月亮,常用来比喻孤独寂寞的人;飞燕则是春天的燕子,用来比喻活泼灵动的人。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对于外界看法的超然和自信,她们既不惧于孤独,也不惧于春天的活力,展现出她们坚强的性格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 淑姿岂长好,贞心终不泯。
- 翻译:美好的身材难道能永远保持下去吗?忠诚的心志终究不会消失。
- 注释:淑姿表示美好的身材;长好意味着长久不变;贞心表示坚定的心志。
- 赏析:这两句总结了前文的内容,表达了女子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对未来的信心。她们明白自己的身体会随着时间衰老,但只要保持一颗纯洁坚定的心,就能抵御一切诱惑,保持自己的本色。
- 愿为双紫绶,缠绕向渠身。
- 翻译:我希望能与你一起拥有双紫色的绶带,缠绕在你的身上。
- 注释:紫绶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一种彩色丝带,象征着尊贵和权力;缠绕则意味着紧密相连,相互依偎。这里比喻男女双方紧密相连,共同生活。
- 赏析:这是全诗的高潮和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女子深深的爱慕之情。通过“愿为双紫绶”的愿望,展现了他对女子深深的依恋和珍视;而“缠绕向渠身”则形象地描绘了两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共同度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总结
《赋得佳人晓妆》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的五言绝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女子的早晨化妆过程,展现了她的美丽、优雅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多样性。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对美好事物和人性美德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