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度况水,万山盘列营。
地偏多暑积,雨过始秋清。
沙色留残润,溪声带晚晴。
岬云絺袖满,峪鸟木枝鸣。
岑寂缘支土,常羊足旅情。
欣然想遐举,安得羽毛轻。

诗句解析:

  1. 七月:指农历的七月份,是中国传统的夏季月份。
  2. 度况水:渡过况水的河流或湖泊。
  3. 万山盘列营:形容山峦众多,像军队一样排列整齐。
  4. 地偏多暑积:地偏(即地势偏僻)使得夏天的热气积累。
  5. 雨过始秋清:雨后天气凉爽,秋天的气息开始显现。
  6. 沙色留残润:沙子的颜色依然保留着雨水留下的湿润。
  7. 溪声带晚晴:溪流的声音伴随着傍晚的晴朗天气。
  8. 岬云絺袖满:岬(qǐ)上的云雾缭绕,衣袖被云雾覆盖。
  9. 峪鸟木枝鸣:山谷中鸟儿的鸣叫声和树枝的摇曳。
  10. 岑寂缘支土:形容山势高耸,显得格外静谧。
  11. 常羊足旅情:形容旅途中的辛苦和心情。
  12. 欣然想遐举:愉快地想象着远游的情景。
  13. 安得羽毛轻:表达对轻松飞翔的愿望。

译文:
七月度过况水,万山如兵阵般层层叠叠。
地势偏斜炎热积聚,雨后空气清爽如秋日。
沙地仍保留着余润,溪水声音伴随着夕阳。
岬上云雾缠绕,衣袖被云雾遮盖。
山谷里鸟儿歌唱,木枝随风轻摇。
孤独的山峰显得幽静,常羊的路途充满辛劳。
心中愉快地憧憬远方,哪里能找到轻盈的羽翼?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七月时节的自然景观和旅行者的心情变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如“万山盘列营”、“沙色留残润”、“溪声带晚晴”等,都生动地捕捉了七月特有的自然风貌。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旅行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旅途艰辛的无奈和内心的矛盾。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