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先芝桂,裁衣度薜萝。
敝图悬祖炳,败絮拥妻罗。
丘壑驰驱甚,玄虚色相多。
市朝无拘管,何处不渔蓑。
【注释】
种树:种植桂树。先芝桂,比喻高官厚禄。裁衣:裁剪衣服。度薜萝;穿薜萝做成的衣服。薛萝,植物名,有香味,可供做衣料。图:画。祖炳:东晋画家顾恺之,人称“三绝”(才情、画艺、音律)。败絮:用破絮制成的衣物。妻罗:妻子的罗衣。丘壑:指山野。驰驱:奔波劳碌。玄虚:玄妙空寂。色相:佛经用语,指一切现象。色,指物质。相者,指精神。无拘管:不拘泥拘束。渔蓑:渔夫所戴的蓑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所作。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七个字。内容虽不外乎写景言情,但写得很有特色:
前两句“种树先芝桂,裁衣度薜萝”,描写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两种情景。诗人种树,要种桂树,因为桂木香,所以种桂,这是从生活上说;又因桂树常被作为吉祥物,所以诗人也愿自己能像桂木一样高贵。诗人穿的衣服,是薜萝做的,薜萝可以防蚊虫叮咬,又可作衣服,这又是从生活上说。
中间四句“敝图悬祖炳,败絮拥妻罗”,则是从思想上说。诗人挂的是一幅祖炳的画像,说明他崇尚祖炳那种高尚的精神境界;穿的是妻子的罗衣,说明他依恋妻子的深情。
后两句“丘壑驰驱甚,玄虚色相多”,是对前面两句的具体化。丘壑,指山野;驰驱,是奔走的意思;玄虚,指玄妙空寂的佛理;色,指物质;相,指精神。诗人说,在山野中奔走,驰骋于丘壑之间,虽然身在尘网之中,心却向往着玄虚的境界,想摆脱世俗的纷扰。
最后四句“市朝无拘管,何处不渔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市朝,指都市和官署;拘管,束缚管理。渔蓑,是渔夫的服饰。诗人说,在都市官府中,没有拘束管制,哪里没有渔夫?这就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自然,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清静淡泊的隐逸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