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心如怯,窥铜只自怜。
负暄疏败发,发箧理残篇。
名岂儒冠误,病因浊酒痊。
浮生喻泡影,何以乐青年。
【注释】
对客心如怯:对着客人,心里害怕。
窥铜:观察镜子。
负暄:晒太阳。
疏败发:头发稀疏、散乱。
箧:小箱子。
名岂儒冠误:名声不是被儒者所误。
浊酒:劣质酒。
浮生喻泡影:人生如同水中的泡沫。
何以乐青年:为什么能够快乐?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作者以“浮生”自喻,借镜中之形影来比喻自己的生命和名利,表达了诗人在病后重见光明时,对于生命、名利等观念的思考。
首句“对客心如怯”,写出了作者面对朋友时的心理状态,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次句“窥铜只自怜”,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心理状态的具体表现,即通过观察镜子来安慰自己,但这种自我安慰并不能消除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第三四句:“负暄疏败发,发箧理残篇。”这里,作者将注意力转向了自己,通过晒太阳来驱散心中的阴影,同时也开始整理自己的书籍,准备重新开始学习。第五六句:“名岂儒冠误,病因浊酒痊。”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名利的看法,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应该被儒家的帽子所束缚,而应该追求真理和真理本身。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因为饮酒过度而导致身体不适的原因。
最后两句:“浮生喻泡影,何以乐青年。”这里的“浮生”是指人生的短暂和虚幻,而“泡影”则是指人生中的虚假和不实。作者用“浮生喻泡影”来形容自己的人生观,即认为人生如同水中的泡沫一样,是短暂而虚幻的。而“何以乐青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的无奈和感慨,认为青春时光已经过去,无法再找回那份曾经的纯真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