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过山城没,溪回磴道平。
一沤淙石底,万户枕泉声。
童子将茶去,僧雏负钵行。
居人传好语,得似长官清。
【注释】
云过:云雾弥漫,看不见山城。
没:隐没。
磴(dèng )道:石阶。
一沤(ōu):水泡。淙(chún)石底:水声潺潺。
万户:许多人家。枕泉声:听泉水的声音。
童子:年轻的和尚或小沙弥。将茶去:端着茶水。
僧雏:年轻的出家人。负钵行:背着饭钵走路。
居人:这里的“居人”指当地的老百姓。传好语:传播好的消息。得似(děi shì):像。长官清:官风清廉。
【赏析】
《过荆门观蒙惠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写了荆门一带的景色和百姓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和愤懑。
首句“云过山城没”,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山城消失的画面,给人以静谧、神秘的感觉。第二句“溪回磴道平”,则展现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溪流和平整如镜的石阶,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第三句“一沤淙石底,万户枕泉声”,进一步描绘了泉水在岩石间流淌的景象,以及无数家庭听着泉水声入睡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最后一句“童子将茶去,僧雏负钵行”则展现了一群孩子和僧侣们正在享受着美好的时光。结尾两句“居人传好语,得似长官清”,则是以百姓的口吻,赞美官员清廉公正,与开头的“云过山城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和愤懑。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百姓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和愤懑。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