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度春秋,沤花转眼休。
含悲上东里,无路避西州。
孤月伤鸿阵,寒云障马头。
对床今夜雨,清泪几行流。

注释:

  • 壬辰: 壬年,即1082年。
  • 秋日: 秋季的日子。
  • 余与伯修兄: 我和我的哥哥伯修。
  • 俱得请: 我们都得到了邀请。
  • 出都门: 离开国都(汴京)。
  • 至郑相: 抵达郑州的长官府邸。
  • 今相去十五年: 现在我们分别已经十五年了。
  • 伯修厌世: 我哥哥厌倦人世。
  • 亦六年矣: 他已经六年没有回家了。
  • 电火惊心: 闪电和电光让我的心震惊不已。
  • 山川触目: 看到壮丽的山河让我感到心痛。
  • 因书数语兼示小修方平两弟: 因此写下几句话给你和你的弟弟们看。

译文:
十五年过去了,转眼之间就过去了十五年。
带着悲哀我上了东门,无路可退只能躲避西州的灾难。
孤月照着鸿雁阵,寒云阻挡着马头。
今夜对床共枕,雨洒在枕头上,几行清泪流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壬辰(1082)年的秋天写的,他和我哥哥伯修一起被召回京城,然后前往河南(时为郑州)。诗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一句“十五度春秋”,表达了时间的迅速流逝,十五年过去了,诗人感慨万千。接下来的“沤花转眼休”则描绘了时间带来的变化,美好的东西如花朵般转瞬即逝。
第二句“含悲上东里”,透露出作者因为离别而悲伤。第三句“无路避西州”,表达了作者面对未知未来的恐惧和无助。
第四、五句“孤月伤鸿阵,寒云障马头”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凄凉。第六句“对床今夜雨,清泪几行流”则通过夜雨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哀愁和对过往的回忆。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和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