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仄岩颠,清溪落马前。
陂陀聊作馆,硗确以为田。
人出斜山照,鸡鸣废寺烟。
亭翁颜半赭,知得有丰年。
【注释】1.上上仄岩颠:石桥建在陡峭的岩石上。2.清溪落马前:清溪流经石桥,水声潺潺。3.陂陀聊作馆:陂陀山小而高,可以作为驿站或客店。4.硗确以为田:硗确山石坚硬如土,适合种植作物。5.斜山照:夕阳西下,斜阳照耀着山峰。6.废寺烟:废弃的寺庙里升起缕缕炊烟。7.亭翁颜半赭:亭子的守夜人脸晒得红彤彤。8.知得有丰年:知道明年会有好收成。
【赏析】《石桥道中》是明代诗人唐寅(唐伯虎)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联“上上仄岩颠,清溪落马前。”描写了石桥的壮丽景象。上上仄是指岩石陡峭,位于山顶之上;清溪则是指清澈的溪水,流经石桥,发出潺潺的水声。这两句通过对石桥与清溪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颔联“陂陀聊作馆,硗确以为田。”进一步描绘了石桥周围的环境。陂陀指小而高的小丘,可以作为驿站或者客店;硗确则是指坚硬如土的石山,适合种植作物。这两句通过对陂陀山和小石山的描述,展示了石桥周边的自然风貌。
颈联“人出斜山照,鸡鸣废寺烟。”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场景。人们从斜山上走来,夕阳洒在他们的身上,显得格外温暖;寺庙里传来鸡鸣声,烟雾缭绕。这两句通过对人物活动和自然声音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尾联“亭翁颜半赭,知得有丰年。”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亭子的守夜人脸上被阳光晒得红彤彤,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这两句通过对人物外貌和表情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和期待。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石桥道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明代诗人唐寅的机会。
《石桥道中》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同时,它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作品,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