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成蹊柳作行,东风吹热少年场。
赵家姊妹皆端正,谢族儿郎有短长。
陌上口声多汴语,垆头结束尽唐装。
吴歌越舞颠如梦,不是湖山也断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抓住意象进行赏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语序颠倒等错误。此题要求“逐句释义”“译文”“注释”,考生要逐句分析诗句的内容,结合注释翻译,并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1)

踏堤曲:踏着堤岸的泥土小道。堤:堤岸。

(2)

桃叶:桃花叶。

(3)

成蹊:指长满桃树的道路。行:小路。柳作行:指杨柳成行的小道。成行,一行接一行。

(4)

东风吹热少年场:东风温暖,吹拂着年轻人嬉戏的场所。场,原指游乐之处,也指集市。

(5)

赵家姊妹皆端正:赵家的姐妹都是相貌端庄美丽的少女。皆,都。

(6)

谢族儿郎有短长:谢姓的人中男儿有长短不一的美丑。谢族,指南朝陈的谢氏家族。儿郎,男子汉。短长,即美丑,指男女之间的差别。

(7)

陌上口声多汴语:路上说话的人大都说的是汴州话(今河南开封一带方言)。汴语,指汴州的方言。汴州,今河南开封。

(8)

垆头结束尽唐装:酒坊女工的打扮都是唐代装束。垆,酒店的土台,供放置酒桶之用。

(9)

吴歌越舞颠如梦:吴地的歌谣越地的舞姿使人如同在梦中一般。吴歌,指吴地方言的歌曲。越舞,指越地舞蹈。

(10)

不是湖山也断肠:不是像湖水山川那样能让人断肠的美景啊!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答案】

译文:

桃叶成蹊柳作行,东风暖意拂面而来,使得青春年少之人尽情欢畅。赵家妹妹个个都端庄美丽,谢族儿郎各有所长,各具特点。汴州的方言成了人们交谈的主题,酒坊女工打扮得像唐代人一样。吴歌越舞令人陶醉,让人感觉恍若梦境。不是湖山胜景也能让人断肠销魂。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与人情风物之美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幅生动而鲜明的春日郊游图。

首句“桃叶成蹊柳作行”是写春日里桃叶成荫,柳条垂挂,漫步其间的情景。桃叶、柳枝,都是春天的象征。这里“桃叶成蹊”是说桃叶已经长满道路,形成一道风景线,“柳作行”是说柳条随风摇曳,形成一片翠幕。两句诗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了一种欢快愉悦的氛围。第二句“东风暖意拂面而来”承接前句,由景及情,点明此时正是东风送暖的季节,因此人们心情舒畅,可以尽情游乐。第三句“东风吹热少年场”进一步描绘了人们游玩的情景:东风吹来,天气变得暖洋洋的,使得年轻男女们在场上嬉戏玩乐。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人们在游乐过程中的所见所感。第四句“赵家姊妹皆端正”是说赵家的年轻女子个个都长得端正漂亮,她们在众人当中显得格外出色。第五句“谢族儿郎有长短”是说谢家的男儿个个都有不同的特点,有长的也有短的,他们各有所长。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人物的不同面貌,同时也表现出了人们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接下来两句“陌上口声多汴语”和“垆头结束尽唐装”,分别描述了人们在路上聊天和酒坊女工打扮的场景。这里的汴语和唐装,既是地域特色的表现,又反映出了人们的时尚追求。

最后一句“吴歌越舞颠如梦”是说吴地的歌谣越地的舞姿令人陶醉,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这句诗不仅表现了音乐的美妙动听和舞蹈的迷人魅力,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色和人情风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日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