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池台半畹花,远山如髻隔层纱。
南人作客多亲水,北地无春不苦沙。
熟马惯行溪柳路,山僧解点密云茶。
满川澄月千条缕,踏踏苍波过几家。

诗句解析:

  1. 一曲池台半畹花,远山如髻隔层纱。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景色,池边有一座小亭,亭旁是一片美丽的花圃,远处的群山如同女子的发髻,被薄雾和轻纱所包围。
  2. 南人作客多亲水,北地无春不苦沙。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不同地域气候的感受。南方的人们习惯于水边生活,因为那里的春天温暖湿润;而北方的人在冬季则难以忍受没有水的寒冷。
  3. 熟马惯行溪柳路,山僧解点密云茶。 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熟络的马匹在溪边的柳树下行走,僧人熟练地点燃了密云茶来泡茶。
  4. 满川澄月千条缕,踏踏苍波过几家。 此句以月光和流水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照耀下的河水平静且清澈,偶尔有船只经过。

译文:
暮春时节,我和谢生、汪生一同游览北城的临水诸寺,最后我们来到了德胜桥水轩等待赏月。
池边有座小亭,亭边种满了花儿,远方的群山如同女子的发髻,被薄雾和轻纱所环绕。
南方人习惯于水边生活,因为他们的春天是温暖的;而在北方,冬天没有水的严寒让人难以忍受。
熟习于骑马的人喜欢走在溪边的柳树下,山中的僧人擅长煮茶,特别是他们熟练地点燃了密云茶来泡茶。
月光照亮了整个河流,仿佛一条条细长的银线,偶尔有船只划过水面,打破了夜的寂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不同地理环境的感受。诗人通过对比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