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何曾耐小官,青毡缘简且偷安。
空窗净阁销尘眼,时草新花养病肝。
庙市客来询古字,粮船僧至饷吴酸。
密函怪牒闲搜取,钞得仙方寄所欢。
柳树之下,我未曾耐小官之苦,只是苟且偷安。
空窗清阁,我销尘眼,养病肝。
庙市的客人们来问询古字,粮船的僧人来到供应吴菜酸。
我都随意搜索取,钞得仙方寄所欢。
柳下何曾耐小官,青毡缘简且偷安。
空窗净阁销尘眼,时草新花养病肝。
庙市客来询古字,粮船僧至饷吴酸。
密函怪牒闲搜取,钞得仙方寄所欢。
柳树之下,我未曾耐小官之苦,只是苟且偷安。
空窗清阁,我销尘眼,养病肝。
庙市的客人们来问询古字,粮船的僧人来到供应吴菜酸。
我都随意搜索取,钞得仙方寄所欢。
【解析】 本题属于“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类试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作的背景及作者情感,然后把握诗句中的形象与典故,并结合选项进行比对分析。 病起——病愈初起。 心情太——心情烦躁。 愁听传事板——愁苦于传报军情的梆子声。 问安书——问候平安的信。 终惭鹄——终究愧对白天鹅。鹄,喻指高洁的人,此处比喻诗人自己。 合类樗——不如樗(木名,即臭椿)树一类的树,比喻无用。
【注释】 惜日:惜,珍重;日,太阳。指珍惜光阴。 芳树低檐浅:芳草茂盛的树梢伸入屋檐,显得低矮。芳树,指花木。 游丝绕户牵:飘荡的蛛丝缠绕在门户间。游丝,蛛丝。 闲情观秘戏:闲暇时观看宫廷里秘密的戏剧。闲情,指清静的心情和闲暇的时间。 消日坐枯禅:消磨时光坐着打坐念佛,像枯木一样。禅,佛教用语。 范蠡藏身险:范蠡隐居到深山之中。范蠡,春秋末年楚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业家
诗作 戏柬江进之 译文 作官真是辛苦,全身都要归还。 在道旁嬉戏自乐,人中鬼怪相依。 缓慢地系紧牛皮腰带,宽松地披上燕子衣衫。 终将展翅上云霄,学着飞向远方。 注释 1. 作令真成累:作官真的太累。 2. 全身总是归:全身都要归还。 3. 道傍春自谑:在道旁嬉戏自乐。 4. 人里鬼相依:人中鬼怪相依。 5. 缓系牛皮带:缓慢地系紧牛皮腰带。 6. 宽披燕子衣:宽松地披上燕子衣衫。 7.
荒园独步 寒食春犹烂,东风草自芊。 花燃无焰火,柳吐不机绵。 宦博人间累,贫遭妻子怜。 一官如病旅,直得几缗钱。 注释: - 寒食:古代节日。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两天。 - 烂:烂漫,繁茂的样子。 - 芊: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焰火:这里指烟花,用来形容花朵虽然盛开但不灿烂。 - 机绵:这里指的是织布用的丝线,比喻柳枝柔软。 - 宦博:在官场中追求名利。 - 病旅:形容生活困苦
这首诗是诗人在斋居时创作的,描述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深入终防饵(第一句):深入水中寻找鱼饵,比喻深入研究学问、技艺。 高张远避罗(第二句):张开渔网,远离捕鸟的罗网。比喻广泛地学习知识,不被狭隘的知识所局限。 课儿书上字(第三句):给孩子们讲解书中的字词。这里可能是指教授孩子们读书识字。 听客唱吴歌(第四句):聆听客人吟唱吴地的歌曲
【注释】 嵇叔:指晋代高士嵇康,字叔夜。陶潜:指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 啚事简:谓世事烦琐、繁杂。 宦邸:官署。欢:欢娱之事。乡书:家信。 弥天:满天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后六句写与家乡亲友的联系和交往。全诗以“闲”为主调,表达了作者厌弃官场,渴望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开头两句是说嵇康、陶渊明二人对仕途的态度不同。嵇康崇尚高洁,不慕荣利,不愿做官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夜起 - 从晚上开始醒来。 2. 凉月穿纱见 - 明亮的月光穿透轻薄的纱帘照射进来。 3. 微风响树来 - 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 4. 夜虫亲火语 - 夜里昆虫似乎在火光旁低语。 5. 窗鼠触明回 - 小窗边的老鼠被光线惊醒,四处逃窜。 6. 生卧凭书遣 - 在床上躺着,靠着书籍打发时间。 7. 行藏作谜猜 - 思考自己的未来,像解谜一样寻找答案。 8. 终宵眠不得
初杜门,一笑挥铜绶,高眠諀部民。 放风疏垢发,信懒着闲身。 吏省公移字,堂清案牍尘。 静居堪养性,州郡但劳人。 释义:刚回到家中,就放下了公务,轻松自在地休息,享受生活的美好。我悠然自得,心情舒畅,仿佛在云端飘浮,无拘无束。 放风疏垢发,信懒着闲身。 吏省公移字,堂清案牍尘。 释义:我悠闲地散步,让汗水和疲惫随风而去,放松身心。我也懒得理会那些繁琐的公事,只想享受片刻的宁静。 静居堪养性
岁月无停晷,迁流快织梭。 寐来趋夜壑,老去皱恒河。 悟法东西祖,藏身大小何。 一沤能几许,枉自著愁多。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岁月无情:岁月如箭,无法停留,就像不停转动的日晷和飞速前进的织梭,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之快。 2. 人生苦短: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的河流也变得曲折而深邃,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复杂。 3. 觉悟与归依:从佛法中领悟到东西方的根本道理
【注释】 任意吟:随意吟诗。 解带腰肢免,投闲意态疏:解开衣带,放松腰肢,心情舒畅。 纵心搜乐事,信口择群书:放纵自己的心灵去搜寻快乐的事情,随意地选择一些书籍来阅读。 万物齐非马,千仙饱壁鱼:世间所有的事物都像马一样没有固定的形体,仙人也不过是墙上的画像。 有名终是累,无用可还虚:名声虽然重要,但是终究是一种负担;无用的东西反而可以让人清静。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联“解带腰肢免
和韵赠黄平倩 袁宏道 逍遥未必是无官,割累忘情梦亦安。 入室仅容金相好,伴身唯有铁肠肝。 蓬莱监里真先辈,冠带场中老细酸。 一帙雒摩三斗酒,孤灯寒雨亦欢欢。 注释 1. 逍遥:指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不拘于世俗。 2. 无官:此处表达一种超脱于官场的洒脱心态,意指虽身处仕途但心境超然。 3. 割累:意为摆脱烦恼与纷扰,使心灵得以安宁。 4. 金相好:比喻他人或事物的美好品质,如同黄金般珍贵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赏析和理解,注意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关键词句进行分析。 ①“无才终是乐官闲”,意思是说没有才能,终究还是一个乐官(宫廷音乐官)闲人。 ②“何地何宾不解颜”,意思是说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哪位客人,都不能让我解忧。 ③“乍叠乍铺风里水”,意思是说忽而堆积又忽而摊开,像在风中飘荡的水一样。 ④“半酣半醒雾中山”,意思是说一半清醒一半迷糊,像在烟雾中的山峦。
诗句解析: 1. 一曲池台半畹花,远山如髻隔层纱。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景色,池边有一座小亭,亭旁是一片美丽的花圃,远处的群山如同女子的发髻,被薄雾和轻纱所包围。 2. 南人作客多亲水,北地无春不苦沙。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不同地域气候的感受。南方的人们习惯于水边生活,因为那里的春天温暖湿润;而北方的人在冬季则难以忍受没有水的寒冷。 3. 熟马惯行溪柳路,山僧解点密云茶。 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注释】: 送顾升伯出使还吴:送别顾升伯出使返回吴地。升伯,人名。 四月西山雨过时:四月里西山的天气,下雨过后。 箫吹阑道沸旌旗:箫声吹起,路边的道上旌旗飘扬。箫,乐器。 痛怜知己他乡别:非常怜惜这位知己在异地被离别的痛苦。 懒作诸王奉使诗:懒得写一首给王爷的出使的诗。 绕驿青芦呼水鹳:经过驿站时,用青芦苇喂水鸟。 渡江白笋荐冰鲥:在渡过长江时,用白笋和鱼来祭奠冰鲥。 雕窗画舸堂堂去
青峦生色水生波,处处吴姬饷酒醝。 震泽有山皆树橘,虎丘无月不听歌。 潮田没去春畦少,侬语讹时怪事多。 近日押徵知不免,阊门风景看如何。 注释: 1. 青峦生色水生波,处处吴姬饷酒醝。(“青峦”是指绿色的山峰,“生色”是增添了色彩的意思,“水生波”是指水面上泛起了波纹) - 译文:青翠的山峰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到处都有卖酒的女子。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
踏尽层岩见稔畬,烟峦鸡犬若仙家。 公亭客过开生酿,石室僧来判种花。 竹下簿书闲草偈,山中人使学烹砂。 高槐影静莎庭里,香散屏空放早衙。 注释: 1. 踏尽层岩见稔畬:走遍层层岩石,发现了成熟的稻田。稔畬,即稻田。 2. 烟峦鸡犬若仙家:烟雾弥漫的山峦间,鸡鸣狗叫如同仙人家一般。 3. 公亭客过开生酿:公亭里,客人经过时,开启了新酿制的美酒。 4. 石室僧来判种花:石室中的僧人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