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莎阶九尺庐,玄毫白楮任生疏。
花前屡泛摈愁酒,架上聊存引睡书。
蕲竹细纹如浪滑,吴绡寒纬似云舒。
幽窗一枕腾腾去,炼佛求仙事总虚。

【注释】:

和江进之杂咏:为友人的诗作写序。

六尺莎阶九尺庐,玄毫白楮任生疏。

花前屡泛摈愁酒,架上聊存引睡书。

蕲竹细纹如浪滑,吴绡寒纬似云舒。

幽窗一枕腾腾去,炼佛求仙事总虚。

译文:

六尺长的台阶上是九尺宽的屋宇,玄黑色的笔与白色的纸张随意放置。

花丛中多次品尝着能排解忧愁的酒,书架上存放着用来引睡的书。

蕲州产的竹子细纹如波浪般光滑,吴地出产的绸缎像云一样舒展。

在幽静的窗户下安然地入睡,追求炼神养性的事都显得虚无缥缈。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人在友人江进之的住所,见到其雅致的居所,并为其题写了这首诗。

首句“六尺莎阶九尺庐”,写诗人对友人居处的赞赏。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够闻到阵阵清香的味道,感受到那宁静祥和的气氛。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诗人朋友的居室之美,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第二句“玄毫白楮任生疏”,则写出了诗人对友人书房的描述。这里的“玄毫”指的就是黑墨,而“白楮”则是白纸,它们在这里代表了文人学士的工具和材料。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书房比作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知识的宝库,让人不禁感叹于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

第三句“花前屡泛摈愁酒”,描绘了诗人在花丛中的惬意时光。这里的“摈愁酒”并不是说真的去喝那种能够驱散忧虑的酒,而是通过这种意象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放松。这句诗通过对花前赏景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第四句“架上聊存引睡书”,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读书的热爱。这里的“引睡书”并非真正的催眠药物,而是指那些能够让人放松精神、进入梦乡的书籍。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出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和崇拜。

最后两句“蕲竹细纹如浪滑,吴绡寒纬似云舒”,则描述了书房内的两种物品——蕲竹和吴绡。蕲竹是一种质地坚韧、纹理清晰的竹子,而吴绡则是产自吴地的一种丝绸。这两句诗通过对这两种物品的描绘,展现了书房内的文化气息和高雅格调。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传承。

最后一联“幽窗一枕腾腾去,炼佛求仙事总虚”,则是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炼佛求仙”并不是说真的要去进行宗教活动或者追求神仙之道,而是通过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的修行和追求。诗人通过这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真谛的探寻和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