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头飞骑竟茫然,望尽云棱日角边。
税使逐来才两载,楚人机动已三年。
从知鹿死非阴地,转恐乌横欲暮天。
国体藩规俱莫论,老臣涂血也堪怜。
【注释】郡县来人报告说楚国的事务已久未得到朝廷的批示,我对此感到十分感伤。
尘土飞扬中骑马奔驰的人竟茫然不知所踪,直到望尽天边日角云层才返回。
赋税使官到来只有两年,而楚地百姓却已经三年动荡不安。
从这可以知道鹿是死于非命之地而不是因为阴气所致,因此我担心乌鹊横飞的暮色将降临。
国家的政体与藩镇的规矩都不能论及,老臣涂血也令人可怜。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历元年(766),诗人在潭州任刺史期间所作。诗中反映了当时藩镇割据、地方动荡不安的局面和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听到消息后惊愕之情。首句“尘头”指马行尘土;第二句“云棱”是形容天边云彩的形状;第三句是说时间过得很慢,因为税使才来两年,而楚地百姓已是三年动乱了。第四句“楚人机动”指楚地百姓的骚乱。这四句话写出了诗人听到消息时惊惧的心情。接着诗人就想到楚地百姓的不幸遭遇,于是发出了感慨之词:“从知鹿死非阴地,转恐乌横欲暮天。”意思是说:我知道鹿是死在非正常的地方,恐怕乌鸦横飞,天色将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楚地百姓不幸遭遇的关切。最后两句是说国家的政局和藩镇的规矩都是不能论及的事,老臣涂血也值得怜惜。诗人用典,表明了自己忠于国家的决心和无奈之感。这首诗语言平易,风格质朴,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感人肺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