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佳气郁玄霄,海日如规上海潮。
率土再新弘治朔,百年三倍穆宗朝。
柳含初绿风前舞,梅带残香雪里飘。
笑我疏愚非董子,太平犹颂不鸣条。
辛卯元日
满城佳气郁玄霄,海日如规上海潮。
率土再新弘治朔,百年三倍穆宗朝。
柳含初绿风前舞,梅带残香雪里飘。
笑我疏愚非董子,太平犹颂不鸣条。
【注释】:
- 辛卯:即明正德元年(1506年),诗人出生之年。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 佳气:指吉祥的气数。
- 玄霄:天空。
- 海日:大海中的旭日。
- 规:圆规。
- 率土:指国土之内。再新:再次更新。
- 弘治:明朝皇帝朱祐樘的年号(1488年-1505年)。
- 穆宗:明朝皇帝朱厚照的年号(1505年-1521年)。
- 柳含初绿风前舞:柳树开始发新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 梅带残香雪里飘:梅花带着残留的气息,在雪花中飘落。
- 董子:指董仲舒,西汉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 太平犹颂不鸣条:太平时期的颂歌依然传唱着。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辛卯年的正月初一(农历新年)所作的一首七绝诗。全诗通过描述新春时节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社会稳定的美好祝愿。
首句“满城佳气郁玄霄”,描绘了新春时京城(今北京市)的繁华景象。这里使用了“满城”一词,强调整个城市都充满了吉祥的气息。接着第二句“海日如规上海潮”,则描绘了大海中的旭日和上海潮的景象。这里的“海日”指的是大海中的旭日,象征着光明和希望;“潮”则是指大海的潮汐,代表生命和活力。整句诗通过这两个意象,展现了新春时节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第三句“率土再新弘治朔”,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美好祝愿。这里使用了“率土再新”一词,强调整个国土都焕然一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弘治”指的是明朝皇帝朱佑樘的年号,这里用来表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第四句“百年三倍穆宗朝”,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这里的“百年三倍”意味着国家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而如今又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接下来的句子“柳含初绿风前舞”,“梅带残香雪里飘”,则分别描述了春天柳树的新芽和梅花的残香。这两幅画面都非常美丽,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最后一句“笑我疏愚非董子,太平犹颂不鸣条”,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颂歌仍然流传不息的感慨。这里用了董仲舒这个典故,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学说在当时被广泛推崇。诗人在这里用董仲舒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同时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赞扬。
这首诗通过对新春时节的自然美景和国家政治清明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社会稳定和太平盛世的美好祝愿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