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天街白鼻騧,出门长是踏飞沙。
几年夜雨慈恩寺,十度春风奈子花。
石火仓忙思驻景,滩流清浅梦移家。
东林法道衰如许,不见栽莲谢永嘉。

诗句原文:

犹记天街白鼻騧,出门长是踏飞沙。

几年夜雨慈恩寺,十度春风奈子花。

石火仓忙思驻景,滩流清浅梦移家。

东林法道衰如许,不见栽莲谢永嘉。

译文:
还记得那天街上奔跑的白鼻騧,总是在飞沙中穿梭。
这些年里,我多次在慈恩寺过夜,感受着春风中的樱花飘落。
石炭燃烧得如此迅速,让人想要驻足欣赏美景;江水缓缓流淌,仿佛带我回到了故乡。
东林寺的法道已经衰落,而我在寻找心中的莲花,却再也见不到昔日那个美丽的谢永嘉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对旧日朋友的怀念之旅,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慨,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感怀。诗中使用“白鼻騧”和“飞沙”等形象生动的画面,将诗人对过去的深情回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交织在一起。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变化和情感的波动。

首句“犹记天街白鼻騧”回忆了当年与友人一同在天街上骑马的欢乐时光,白鼻騧的形象鲜明且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友谊和青春的力量。接着,“出门长是踏飞沙”表达了对那片飞扬沙地的回忆,以及与友人共度的欢乐时光,同时也透露出了岁月的无情和对往昔时光的留恋。

中间部分,“几年夜雨慈恩寺”和“十度春风奈子花”两句,诗人通过反复的春雨和春风,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慈恩寺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见证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雅集和文化活动,而樱花的盛开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丽。这些场景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深化了读者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

最后两句中,“石火仓忙思驻景,滩流清浅梦移家”运用了“石火”和“梦移家”两个意象,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无奈的感受。这种强烈的反差使诗歌的结尾充满了哲理性和深度。

“东林法道衰如许,不见栽莲谢永嘉”则是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东林寺曾是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宗教地位已不如昔。而谢永嘉的故事则暗示了个人命运的无常和历史的无情。这两处提及都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

这首诗通过对一系列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遗迹的描绘,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过往岁月的深切缅怀。它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回顾,更是一种对生命本质和人类情感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