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西陵路,迢迢在何许。
不及寒潭石,朝夕共君语。
【注释】
1.龙湖师:指诗人的友人王昌龄。龙湖即王昌龄的别墅所在地,当时王昌龄正在长安任职。
2.郁郁:形容道路曲折、漫长的样子。西陵路: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境内。
3.迢迢:形容距离遥远的样子。在何许:在哪里?何处?表示对朋友所在位置的关切。
4.寒潭石:指王昌龄隐居的山水胜地。寒潭:清澈见底的潭水。
5.朝夕:早晚。共君语:与你交谈、倾诉。
【译文】
蜿蜒曲折的西陵路上,漫长的路程在何处结束?
没有比那寒潭边的石头更清冷的,早晚陪伴着你诉说衷情。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友人王昌龄分别时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首联点出“离别”的缘由。“西陵路”,是作者与朋友相别的地方,也是他们相识的地方。“西陵路”,是通向长安的驿道,又是通往家乡的驿道,它把两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路长”和“何许”两个词,一前一后,一主一谓,既写出了道路的漫长,又写出了作者对友人所在方位的关切,表现出他对友人依依难舍的感情。颔联写景,以景结情,用对比手法突出友情之深。上句写自己,下句写对方,两句互相映衬,相互补充,使全诗浑然一体。寒潭中的石,清冽透明,不沾尘埃。作者把它比作友人,可见对友人纯洁高尚品质的称颂。下句写自己的情感,用“朝夕”一词,表明这种感情是真挚无伪的。颈联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寒潭石”,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是说寒潭边的石真能与自己朝夕相伴;虚写是说寒潭边的石真能代表自己与王昌龄朝夕相伴的朋友。这两句诗写得很有力量。“寒潭石”,是王昌龄隐居处的象征;“朝夕”,是时间的概念。诗人用“寒潭石”来代替王昌龄,表现了诗人对王昌龄的深切情谊。尾联写别时情景。诗人用设问的方式,把离别的时间推到“寒潭石”与“朝夕”之间,从而突出了别时情景的凄凉,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