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淋沥沥行,仄仄𡼭𡼭远。
此去浮屠街,二十四泥坂。
【注释】
①淋淋沥沥行:指行走时,水珠四溅。
②仄仄𡼭𡼭远(lǐn):形容声音低沉、悠扬。
③二十四泥坂:二十四道山岭的险路。坂,山坡或山脊。
译文
十二月十八日到达蕲阳舍舟从兴国走咸宁道出金牛镇,山路崎岖不平,像刀锋一样锋利,飞雪浸满皮肤,使人感到十分艰窘,几乎无法行走;山峰如乌鸦般排列,又似堆叠的琼瑶,也是行走途中的一种乐趣。在道中随意口占成诗,便有十六首绝句。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的七绝组诗。此组诗写于诗人从兴国到咸宁道途经金牛镇和二十四泥坂时的所见所感。前六句为第一首,后六句为第六首。
第一首“淋沥沥沥行”,写行走时雨下得稠密,“淋沥”是说雨下得很大。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十分艰难困苦的。“仄仄𡼭𡼭远”,用字形象地写出了雨下得连绵不断,声如雷鸣。“此去浮屠街”,是说从这里开始,就要过二十四道泥泞难走的山路,而“二十四泥坂”则是指这二十四条山路。这里“浮屠街”、“泥坂”都是借代的写法。“二十三处最崎岖”一句,是说这二十四条山路中最艰难的一条。“千峰缀雪”,是说这些山峰好像无数颗白色的玉石被镶嵌在一起。“或如鸦鵛”(一种小鸟),或如“积琼”,即堆积的白玉。这一句是把自然景色比作人,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险峻,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在行走过程中的艰难困苦,也写出了他在行走过程中看到的美丽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两句“亦行役之一快也”,意思是说虽然路途艰险、劳累不堪,但是能够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也是一种快乐。
第二首“腊月十八日宿蕲州”,“腊月”就是农历的十二月,也就是现在的12月份。“蕲州”,现在叫“蕲春县”。这首诗写的是从兴国县出发到咸宁道,再从咸宁道经金牛镇,最后从金牛镇经过二十四泥坂,到达目的地的情景。其中“腊月十八日宿蕲州”,指的是腊月十八日晚上住宿于蕲州的旅店。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的口占之作,因此诗的内容比较散乱,没有固定的韵律。但整首诗写得生动活泼,语言朴实无华,富有生活气息。
第三首“二十四泥坂路”,是说二十四条泥泞难走的山路上。这里的“二十四”是虚数,是泛指。“泥坂”,即山路,因为道路狭窄,所以称为“坂”。“险峻”、“崎岖”等词语,都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艰险,也写出了诗人行走在这样艰险的山路中的艰难困苦。“几不能步”,是说几乎不能走路了。“然千峰缀雪或如鸦鵛或如积琼亦行役之一快也”,意思是说即使千峰积雪、万树银装,有时如同一群乌鸦在飞翔,有时如同一块块白玉堆砌在一起,这也是行走途中的一种乐趣。
第四首“腊八日宿蕲州”,是说在腊月初八日晚上住宿于蕲州的旅店。
第五首“腊月二十日舍舟”,是说腊月二十日在蕲州的旅店里放下了船。
第六首“十二月十八日至蕲阳舍舟从兴国走咸宁道出金牛镇”,是说在十二月十八日到了蕲阳之后,就舍舟从兴国走咸宁道,再从金牛镇走出大山,进入平坦的道路,继续前往目的地。
第七首“山路如刀脊飞雪浸肤舆人艰窘几不能步”,是写山路崎岖不平,飞雪弥漫全身,行人艰苦行进的情景。
第八首“千峰缀雪或如鸦鵛或如积琼亦行役之一快也”,与前面五首内容相同,也是写山路的艰难困苦和行走的乐趣。
第九首“道中随事口占遂得十六绝句”,是说在道中随意吟咏,就得到了十六首绝句。这里的“道中随事口占”,是指在路上随意吟咏,没有固定的内容。
第十首“天寒风急路逶迤”,是说天气寒冷,大风急吹,山路曲折迂回。
第十一首“霜雪覆顶百草萎”,是说白雪覆盖着头顶,百草凋零。
第十二首“黄云蔽空白鸟飞”,是说天空布满黄色的云雾,白鸟飞翔。
第十三首“山高水长路漫漫”,是说山很高,水很长,道路也漫长。
第十四首“野花红紫映晴空”,是说野花红艳艳的,紫艳艳的,映衬着晴朗的天空。
第十五首“岩壑窈窕松柏青”,是说岩洞幽深莫测,松柏郁郁苍苍。
第十六首“古木参天石嶙峋”,是说古老的树木参天耸立,石头重叠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