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行四五,朝朝行采桑。
素丝络笼底,光艳大道傍。
去年采桑迟,今年采桑早。
只愁蚕不熟,误我嫁时袄。
采桑复采芝,照水湿罗衣。
欢自不吞华,牵侬百丈丝。

【注释】:

  1. 姊妹行四五,朝朝行采桑——姐妹们一同行走,每天都去采桑。
  2. 素丝络笼底,光艳大道傍——用白色的丝线把蚕茧包裹起来,放在道旁晒着阳光。
  3. 只愁蚕不熟,误我嫁时袄——担心蚕不养好,耽误了结婚时的婚服。
  4. 采桑复采芝,照水湿罗衣——既采桑叶又采集灵芝,让衣服沾湿了,也不怕冷。
  5. 欢自不吞华,牵侬百丈丝——快乐得自己都忘了花枝摇曳的样子,拉着我的百米长丝。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妇女采桑劳动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农村妇女采桑、织布、缝制嫁衣的日常生活。诗中不仅描绘了采桑、织布等劳动场景,还表现了农村妇女勤劳、朴实、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一联“姊妹行四五,朝朝行采桑”,描绘了姐妹们一起劳作的情景。她们每天早晨一起去采桑,这种勤劳的精神令人敬佩。这里的“朝朝”强调了她们每天都去采桑,突出了劳动的连续性和重要性。

第二联“素丝络笼底,光艳大道傍”,“素丝”指的是白色丝线,“络笼底”指的是将蚕茧包裹在丝线上。这里的“光艳大道傍”形容了道路旁边阳光下晾晒的蚕茧,既美丽又引人注目。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了蚕茧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

第三联“去年采桑迟,今年采桑早”,“迟”和“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去年她们采桑的时间晚于今年,而今年则提前开始了。这两句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同时也体现了农村妇女勤劳务实的精神品质。

最后两联“只愁蚕不熟,误我嫁时袄”,“嫁时袄”指的是结婚时的婚服。这里的“蚕不熟”表达了农村妇女对蚕的养殖结果的担忧,因为蚕不养好会影响她们的婚服制作。这里的“嫁时袄”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服饰,象征着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这两句通过担忧蚕不熟来突出农村妇女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最后一联“采桑复采芝,照水湿罗衣”,“采芝”是指采集灵芝,“罗衣”指的是丝绸衣物。这里的“照水湿罗衣”描绘了农村妇女在劳作后,让衣服沾湿以保持温暖的场景。这两句通过对劳动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农村妇女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农村妇女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通过对劳动场景的描绘和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农村妇女勤劳务实、乐观向上的品质。同时,诗歌中的意象和比喻也增加了诗的美感和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