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读诗书,得意常孤往。
手提无孔锤,击破珊瑚网。
香象绝众流,俊鹘起秋莽。
淫僻畏仁义,竹止羞罔两。
灭火事长途,何处税归鞅。
【注释】
少小:小时候。读诗书:学习诗歌和书法。得意:称心如意,满意。常孤往:经常一个人去。手提:手拿。无孔锤:比喻没有孔的锤子。击破:打击。珊瑚网:指珊瑚树枝,比喻障碍物。香象:大象,喻指贤德之人。绝众流:超出众人。俊鹘(gū):猛禽,喻指有才能的人。起秋莽:出现在秋天原野上。淫僻:邪恶不正。畏仁义:怕仁义,畏惧仁义。竹止羞罔两:竹子因为害怕而停止了摇摆,比喻因恐惧而停止行动。羞:羞耻,羞愧。罔两:古代传说中一种无足能飞的大蜘蛛,这里借指鬼怪。税:同“税”,征税。归鞅:返回原处。鞅:通“缰”,马笼头。
【赏析】
《述怀》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写自己的经历与感受,表现了诗人对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不满以及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全诗八句,每四句成一组,前四句自始至终写自己不拘世俗的行为举止,后两句由景及人,抒发感慨,表达了对自由、对理想的向往之情。
首联“少小读诗书,得意常孤往”二句,写自己自幼好学,喜交高士,不慕荣利,志在四方。“得意”即指志趣得到实现之时。意气风发之时便常常独自远行,不受世俗的牵绊。这一句点明作者性格豪爽,不羁放荡,不随波逐流。
颔联“手提无孔锤,击破珊瑚网”二句,写自己手持一把铁锤,勇敢地冲破了重重阻碍,勇往直前的精神。“手持无孔锤”,比喻作者手中的铁锤像神话中的孙悟空一样,无所不能。他手持铁锤,勇敢地冲破了重重阻碍,勇往直前,毫无畏惧之心。
颈联“香象绝众流,俊鹘起秋莽”二句,写自己如香象一般高大,英俊的鹰隼则展翅飞翔于秋色之中。“香象”比喻作者具有高尚的品德,像大象一样高大、雄伟;“俊鹘”则比喻作者具有非凡的才华,能够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作者以香象、俊鹘为喻,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能。
尾联“淫僻畏仁义,竹止羞罔两”二句,写自己虽然厌恶邪恶行为,但仍然受到世俗观念的束缚。“淫僻”即邪恶不正,指作者内心对仁义的畏惧和对邪恶行为的厌恶。然而,这种担忧和顾虑却使他感到羞愧难当,如同竹子因害羞而停止了摇摆。尾联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和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无奈。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豪放洒脱的性格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通过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反思,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期望和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