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会面,一别不惨然。
只消三回别,便是十五年。
念我志参学,黄杨木子禅。
百遍听师语,终不破紏缠。
辟彼生肓人,生不识紫朱。
告以朱何似,转告转模糊。
别师既不忍,留师复苦难。
十月江风多,留毛盖脑寒。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我将逐句进行释义:

  1. 别无念(译文):没有其他的想法或担忧。
  2. 五年一会面,一别不惨然。(译文):我们五年才能相见一次,但一旦分别就不会感到难过。
  3. 只消三回别,便是十五年。(译文):只需三次分别,就意味着要分开十五年。
  4. 念我志参学,黄杨木子禅。(译文):我想修习佛法,就像参悟黄杨木的禅理一样。
  5. 百遍听师语,终不破紏缠。(译文):我反复聆听老师的教诲,但最终无法打破困惑和困扰。
  6. 辟彼生肓人,生不识紫朱。(译文):那些患有眼病的人,连紫色和红色的丝线也分不清。
  7. 告以朱何似,转告转模糊。(译文):告诉他们红色是什么样的,他们却说不清楚。
  8. 别师既不忍,留师复苦难。(译文):分别老师不忍心,留下老师又觉得难熬。
  9. 十月江风多,留毛盖脑寒。(译文):十月的江风吹得头发都要竖起来,感觉寒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贾岛在与老师告别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深深感激和不舍之情。诗中通过对比师生之间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贾岛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人在离别时,虽然心中充满了痛苦和不舍,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修行之路,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此外,诗中的“黄杨木子禅”和“朱何似”等意象,也富有深意,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