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灯蕊绽白光残,隔花呼起夜歌鸾。
琵琶转捩娇无力,博山欲炷龙脑寒。
眉稍散黛重重拨,额角轻黄正正安。
侍儿不语流莺语,海棠沉睡赤栏干。
《春晓曲》
兰灯蕊绽白光残,隔花呼起夜歌鸾。
琵琶转捩娇无力,博山欲炷龙脑寒。
眉稍散黛重重拨,额角轻黄正正安。
侍儿不语流莺语,海棠沉睡赤栏干。
注释:
- 兰灯蕊绽白光残:兰灯里的花蕊已经绽放出白色的光芒,但已经渐渐凋零。
- 隔花呼起夜歌鸾:在花丛中呼唤着夜晚的鸾鸟。
- 琵琶转捩娇无力:琵琶的声音随着转动变得娇媚无力。
- 博山欲炷龙脑寒:想要点燃博山香来驱散寒冷。
- 眉稍散黛重重拨:眉毛稍微散乱,轻轻拨动着眉梢。
- 额角轻黄正正安:额头上轻轻地涂着黄色的膏脂,显得端正。
- 侍儿不语流莺语:侍女们不说话,就像流莺一样静静地倾听。
- 海棠沉睡赤栏干:海棠树沉睡在红色的栏杆之下。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女性妆容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女性的优雅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兰灯蕊绽白光残,隔花呼起夜歌鸾。”以兰灯为引子,形容花蕊绽放出白色的光芒,然后描写了夜鸟的鸣叫声,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接下来的句子“琵琶转捩娇无力,博山欲炷龙脑寒。”则转换了画面,从室内转向户外,描述了琵琶声的转变和博山香的点燃,以及由此产生的寒冷感。
第三句“眉稍散黛重重拨,额角轻黄正正安。”则进一步描绘了女性化妆的细节,眉稍散开,轻轻拨动,额头上轻轻地涂着黄色的膏脂,显得端正。
最后一句“侍儿不语流莺语,海棠沉睡赤栏干。”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收尾,侍女们沉默无声,如同流莺般静静地倾听,而海棠树则沉睡在红色栏杆之下。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和女性妆容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审美观念。诗人善于捕捉细节,运用丰富的语言和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意境,使得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