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溪冷绢花纹涩,四尺春波次粉墨。
幼舆岂非丘壑人,笔底潇疏谁貌得。
高人气韵不在似,如写寒松与幽卉。
宽眉廓额信手涂,疏淡只似铺山水。
马迁文章杜公诗,此意却许徐熙知。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描绘杨粉署的肖像,表达了对友人高气韵的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鹅溪冷绢花纹涩,四尺春波次粉墨。
这句诗描述的是杨粉署像画的背景,鹅溪的冷绢(可能是指一种画纸或者是画作本身)上绘有花纹,这些花纹在画面中显得有些模糊和不鲜明,就像春天的波涛一样,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幼舆岂非丘壑人,笔底潇疏谁貌得。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杨粉署的笔下有一种潇洒、疏离的气质,好像他自己就是一个隐居的高人,谁能画出他那种超脱尘世的风格呢?

高人气韵不在似,如写寒松与幽卉。
这句诗表达了对杨粉署人品和气质的高度赞扬。他认为杨粉署的气韵不是模仿出来的,而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他就像画中的寒松和幽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宽眉廓额信手涂,疏淡只似铺山水。
这句诗描述了杨粉署的面部特征,他的眉毛宽广,额头宽阔,给人一种自然、朴素的感觉。他的画作就像是一幅山水画,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马迁文章杜公诗,此意却许徐熙知。
这句诗是对杨粉署作品的评价,他认为杨粉署的作品就像司马迁的文章和杜甫的诗歌一样,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真挚的人文关怀。这种情感和关怀是徐熙所无法理解和感受到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杨粉署肖像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诗人称赞杨粉署的人品和气质,认为他在绘画中展现出的自然、朴素的风格,让人感受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同时,诗人还对杨粉署的画作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他的画作如同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和一首首感人的诗篇,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真挚的人文关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杨粉署的艺术成就,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