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堂中千个佛,眼底诸君皆仿佛。
旁边突立千佛岩,绀朱剥落千年物。
寒风十月枯青嶂,短尾饥猴跳枝上。
毗卢帽子茶褐衫,道是堂头老和尚。

千佛堂为玉轮上人题

千佛堂中千个佛,眼底诸君皆仿佛。

注释:在千佛堂中有一千尊佛像,而你我等凡人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些佛像,仿佛置身于其中。

译文:在千佛堂中有一千尊佛像,你我等凡人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些佛像,仿佛置身于其中。

赏析:诗人以“千佛堂”为背景,描述了自己在佛前虔诚膜拜的场景。他看到了千佛堂中的无数佛像,但自己只是其中之一,仿佛置身于其中。这反映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修行的追求。

旁边突立千佛岩,绀朱剥落千年物。
注释:旁边突然矗立着一座千佛岩,它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颜色已经剥落。
译文:旁边突然矗立着一座千佛岩,它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颜色已经剥落。
赏析:诗人描绘了千佛岩的壮观景象。千佛岩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它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变迁,见证了许多的故事。诗人通过描绘千佛岩的沧桑变化,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寒风十月枯青嶂,短尾饥猴跳枝上。
注释:寒冬十月,山峦苍翠欲滴,但此时却有一只短尾巴饿瘦的猴子跳跃在树枝上。
译文:寒冬十月,山峦苍翠欲滴,但此时却有一只短尾巴饿瘦的猴子跳跃在树枝上。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林的画面。寒冬腊月,山峦被白雪覆盖,但依然保持着苍翠的颜色。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却有一只短尾巴饿瘦的猴子在枝头跳跃。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间万物生灵的关爱之情。

毗卢帽子茶褐衫,道是堂头老和尚。
注释:头戴毗卢帽,身着茶褐色袈裟的老和尚正在千佛堂中诵经。
译文:头戴毗卢帽,身着茶褐色袈裟的老和尚正在千佛堂中诵经。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位老和尚在千佛堂中诵经的情景。这位老和尚头戴毗卢帽,身穿茶褐色袈裟,显得庄重而又祥和。他正站在千佛堂中,手持念珠,口中念诵经文,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对修行者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