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都十月九塘报,程生拍手向东笑。
三百斤石一手提,自典冬衣买乌号。
玄霜十月道途难,雪花如石打马鞍。
敝衣三尺不掩体,尚说淮南飞不寒。
自从和议成反复,正使羁囚尚书戮。
天子咨嗟发帑金,经略提兵过鸭绿。
材官猛士气如云,玉刻腰带金麒麟。
朝廷岂无胡都堂,人问不少戚将军。
往闻倭奴寇浙时,义乌贵者至千人。
倭奴机关亦易与,结羊挥扇驱妇女。
十步一伏九步连,八尺神刀吼秋雨。
程君切玉如切肉,倭刀虽强不过玉。

【诗句】

  1. 留都十月九塘报,程生拍手向东笑。
  • 译文:在南京城,十月九日传来了好消息,程生高兴地拍着手向东笑着。
  • 注释:留都:南京,古称金陵。十月九日:指某年十月九日的某个具体日子。程生:指程姓之人,这里指程友仁。拍手向东笑:表示高兴、喜悦的样子。
  1. 三百斤石一手提,自典冬衣买乌号。
  • 译文:他一个人提着三百斤重的石头,自己典当冬衣来购买乌木号牌。
  • 注释:三百斤石:形容重量很大。提:提起或拿起。乌号:一种用乌木制成的名贵物品,象征高贵的身份或地位。
  1. 玄霜十月道途难,雪花如石打马鞍。
  • 译文:玄色的雪覆盖着大地,十月的路途十分艰难,就像雪花落在马鞍上一样冷。
  • 注释:玄霜:深蓝色的霜,通常指深秋时节开始降下的霜。道途:指道路和途径。打马鞍:像打马鞍一样拍打或击打。
  1. 敝衣三尺不掩体,尚说淮南飞不寒。
  • 译文:穿着破旧的衣服,只有三尺长,却仍感到温暖,还觉得淮南地区的天气并不寒冷。
  • 注释:敝衣:破旧的衣服,形容生活贫穷或节俭朴素。三尺:长度单位,古代以三尺为一丈。淮南:指安徽南部的淮南地区。
  1. 自从和议成反复,正使羁囚尚书戮。
  • 译文:自从和平谈判达成协议,反复无常,导致被囚禁的官员被杀。
  • 注释:和议:指与邻国签订的和平协议或条约。反复无常:形容变化多端,没有原则可循。羁囚:囚禁。尚书:古代官职名称,这里指被囚禁的高级官员。戮(lù):杀头。
  1. 天子咨嗟发帑金,经略提兵过鸭绿。
  • 译文:皇帝叹息不已,拿出国库中的黄金,派遣将领率军渡过鸭绿江。
  • 注释:咨嗟(zī yá):叹息声。帑金:国库中的黄金。经略:筹划、治理。过鸭绿:渡过鸭绿江。
  1. 材官猛士气如云,玉刻腰带金麒麟。
  • 译文:军中的勇士们气势磅礴如云,腰佩玉制的腰带,腰间挂着金色的麒麟饰物。
  • 注释:材官:指勇猛有才能的士兵。猛士:勇猛的士兵。气如云:形容气势磅礴,如同云雾一般。玉刻腰带:用玉雕刻的腰带。麒麟:中国传统祥瑞之兽,象征着吉祥、尊贵等美好寓意。
  1. 朝廷岂无胡都堂,人问不少戚将军。
  • 译文:朝廷里难道没有一位胡姓的大臣?人们常常提到那位戚将军。
  • 注释:胡都堂:指胡姓的大臣。人问:人们常问。戚将军:这里可能是指戚继光,明朝著名抗倭将领。
  1. 往闻倭奴寇浙时,义乌贵者至千人。
  • 译文:过去听说倭寇入侵浙江的时候,义乌县最富有的人多达上千人。
  • 注释:倭奴:对日本人的蔑称。寇浙:侵犯浙江。义乌:地名,今属浙江省。贵者:富有的人。至千人:多达上千人。
  1. 倭奴机关亦易与,结羊挥扇驱妇女。
  • 译文:倭贼的计谋也很容易对付,他们用绳子捆绑羊只,挥动扇子驱赶妇女逃离。
  • 注释:倭奴:对日本人的蔑称。机关:计谋。亦:也。易与:容易应对。结羊:捆绑羊只,这里比喻利用某种手段。挥扇:挥动扇子,这里用来驱赶敌人。驱妇女:赶走妇女,可能是为了保护她们的安全。
  1. 十步一伏九步连,八尺神刀吼秋雨。
  • 译文:敌人在十步之内就埋伏好,而在九步之外又接连不断设下埋伏,他们手中挥舞的长刀如同八月的暴雨般凶猛。
  • 注释:伏:埋伏。九步连:指在九十步的距离内连续设下埋伏。八尺神刀:形容刀非常锋利或威力巨大。吼(hǒu)秋雨:比喻声音洪亮,犹如秋天的雷声。
  1. 程君切玉如切肉,倭刀虽强不过玉。
  • 译文:程君手中的倭刀虽然锋利无比,但碰到坚不可摧的玉石时,它也无法切割。
  • 注释:程君:指程友仁。切玉如切肉:比喻程友仁手中的倭刀非常厉害。倭刀:日本刀。虽强:虽然很厉害。不过玉:比不上玉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程友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一个名叫程友仁的友人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精神。全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让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