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曹清切地,茂宰独承恩。
会见明如烛,应知照覆盆。
古人不可作,往事尚堪论。
汉室于公在,当时自不冤。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秋曹清切地:秋天的官府,清明而公正的地方。
  • 茂宰独承恩:才华横溢的太守独自承受了皇恩。
  • 会见明如烛:见面时光明磊落,就像烛光一样明亮。
  • 应知照覆盆:应该明白真相就像照见黑暗的盆子一样清晰。
  • 古人不可作:过去的古人不能作为榜样。
  • 往事尚堪论:过去的事迹依然可以评论。
  • 汉室于公在:汉朝时期,有如张释之这样的贤臣存在。
  • 当时自不冤:在当时,自己不会感到冤枉。
  1. 译文
  • 秋天的官府,是清明而公正的地方。
  • 才华横溢的太守独自承受了皇恩。
  • 见面时光明磊落,就像烛光一样明亮。
  • 应该明白真相就像照见黑暗的盆子一样清晰。
  • 过去的古人不能作为榜样。
  • 过去的事迹依然可以评论。
  • 汉朝时期,有如张释之这样的贤臣存在。
  • 在当时,自己不会感到冤枉。
  1. 注释
  • 吾邦逢令宰:我所在的国家遇到了贤能的太守。
  • 为政擅风流:治理政事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 共看弹琴暇:一同欣赏音乐,闲暇之余。
  • 深知制锦优:深知织造锦绣的技艺高超。
  • 鹓行需早入:官员们需要早早进入朝廷。
  • 鹢舫若为留:船像鹢鸟一般留下。
  • 翘首西曹月:抬头仰望西面的官府,想象着月亮的光芒。
  • 还应照海陬:还应该照耀到大海的边缘。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杨明府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清明、官员廉洁高效的期望。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刻的内涵,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高度关注。通过描绘杨明府的形象,诗人展现了古代官场的理想境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资料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