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即巴丘戍,相传鲁肃城。
古今余往事,兵火剩残生。
楚水为渔便,湘湄赖舌耕。
地灵如获托,亦足寄遐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移居巴陵
此即巴丘戍,相传鲁肃城。
古今余往事,兵火剩残生。
楚水为渔便,湘湄赖舌耕。
地灵如获托,亦足寄遐情。

译文:
在巴陵定居,这里是巴丘戍,也是鲁肃城。
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往事,战争带来的是人命的残损。
楚江的水便利成为渔人的好去处,湘江的岸边依赖农夫的辛勤耕作。
这里如同得到了神灵的庇佑,足以让人寄托对远方的思念。

注释:

  • 巴陵:地名,今湖南省岳阳市。
  • 巴丘戍、鲁肃城:都是古代的军事重镇,历史上著名的战场。
  • 古今余往事:指历史上的战争和岁月变迁。
  • 兵火:指战乱、战争。
  • 楚水:指长江支流之一的楚江。
  • 湘湄:指湘江沿岸。
  • 舌耕:指依靠农耕维生的农民。
  • 地灵:形容地方灵秀,有神助。
  • 遐情:远大的理想和情怀。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巴陵地区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赞美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巴陵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特点,表达了对这个地区的深厚感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往事和战争残留的描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影响。诗中的“舌耕”一词,体现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和对农耕生活的喜爱。最后,诗人以“地灵如获托,亦足寄遐情”来表达他对这片土地的敬仰和留恋。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