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投边过,青云有故人。
醴从芸阁置,赋拟兔园新。
看剑双龙在,鸣空一雁频。
明朝万里别,那得不沾巾。

白首投边过,青云有故人。

醴从芸阁置,赋拟兔园新。

看剑双龙在,鸣空一雁频。

明朝万里别,那得不沾巾。

诗句注释

  1. “白首投边过”:形容年老的将士被迫奔赴边远战场。
  2. “青云有故人”:意指在仕途中遇到了重要的知己或贵人。
  3. “醴从芸阁置”:比喻在文人雅集之地饮酒赋诗。
  4. “赋拟兔园新”:模仿古代诗人的作品,表达新颖的思想感情。
  5. “看剑双龙在”:形容手中宝剑的锋利如龙,象征勇猛和权力。
  6. “鸣空一雁频”:比喻高飞的大雁,象征着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7. “明朝万里别”:暗示离别之日将在遥远的日子之后。
  8. “那得不沾巾”:表示无法抑制的泪水,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

作品赏析

本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将士在边关的经历以及他在仕途中的友谊和文学成就。诗中通过“白首投边过”和“青云有故人”两句展示了主人公的身份背景和人际关系网。他不仅经历了战场的艰苦,还有机会在官场上得到赏识。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看剑双龙在”“鸣空一雁频”,这些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无奈感,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评析

此诗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对友情的歌颂,显示了诗人的文才和豪情。通过对战场和官场生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的矛盾和冲突在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表现,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写作背景

陈吾德生活在明朝晚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文人的生活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陈吾德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大梁逢吴明卿大参张子承佥宪学阁夜宴留别一首》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陈吾德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能窥见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