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秋色隐晴空,拄杖能追负局翁。
雏凤羽毛连碧汉,老龙鳞甲偃苍松。
邀来缑岭吹笙月,寒入参军落帽风。
黄菊紫萸聊共醉,更从何处觅仙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明确其表达的情感态度,还要注意诗歌的语言特点.
1.“壬午九日偕青霞老人庞少举游罗浮”是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人物.“罗浮”即广东的罗浮山,“秋色”是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受,“隐晴空”表明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拄杖”指手拿拐杖.“追负局翁”意思是追随一位棋艺精湛的老者,说明诗人喜欢下棋.“雏凤”是指年轻的凤凰.“羽毛”指的是鸟的毛羽,这里比喻年轻人.“连碧汉”意谓直通天上.“老龙”比喻老年人.“鳞甲”指鱼鳞和龙鳞,这里比喻人的头发.“偃苍松”意谓像苍松一样低头俯卧.“邀来”指邀请.“缑岭”在河南洛阳市南,相传为仙人居处,此处用典,意谓请得仙家前来共饮,与“黄菊紫萸聊共醉”相应.“寒入参军落帽风”中的“参军”指唐代杜甫,字子美.这里用典,表示天气寒冷,诗人也感到凉风习习,好像他的衣服被风吹走了一样.“寒入”意为寒气逼人.“落帽”指杜甫曾在长安做官,一次天寒地冻,他的帽子掉了,就到附近的酒店去买酒喝.“黄菊紫萸”都是菊花的代称,这里用以点明季节;“聊”是姑且的意思,“共醉”就是一起喝酒作乐;“更”是再或者另外的意思.“更从何处觅仙踪”是说:又到哪里去寻找那神仙踪迹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2.“赏析”部分,要求考生先概括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
译文:
秋日的罗浮山,晴空万里无云.我拄着拐杖追逐一位棋艺高超的老者(我).
年轻的凤凰的羽毛直冲上青冥的天空.老龙的鳞甲低伏在苍松之下.
邀请仙翁来到缑岭吹笙饮酒,凉风袭来使人不觉落帽.
我们一同举杯畅饮黄菊紫萸,又哪里去寻访那神仙的踪迹呢?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与友人同游罗浮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仙境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全诗以罗浮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首联写秋日的罗浮山.颔联写秋日的罗浮山美景.颈联写邀请仙翁饮酒赏景之乐.尾联写与友人共同畅饮黄菊紫萸、寻觅仙境之美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