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犊风犹在,画龙迹已陈。
有情伤暴骨,无计起枯鳞。
饱食惭官吏,停车问窭人。
腐儒甘脱粟,不敢厌劳薪。
【注释】
过旧叶城:经过旧的驿站,城在今河南项城市东北。两弟:指作者的两个弟弟。已行五六日矣:已经走了五六天了。三弟:指作者的第三个弟弟。留题荒亭:留下诗句给荒凉的驿站。
佩犊风犹在:意思是说,当年自己骑驴过驿时,风还在吹,但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六年。画龙迹已陈:意思是说,当年自己骑驴过驿时,地上有龙的痕迹,但现在这些痕迹已经不见了。有情伤暴骨:意思是说,曾经看到过许多因战乱而死亡的人的尸体。无计起枯鳞:意思是说,没有办法挽救那些死去的人。饱食惭官吏:意思是说,自己吃饱后惭愧于当官的人。停车问窭人:意思是说,停下车来询问那些贫穷的人。腐儒甘脱粟:意思是说,自己是一个腐儒,愿意吃粗粮,但不愿意受嗟(jiē)来。不敢厌劳薪:意思是说,自己虽然不愿吃粗粮,但不敢抱怨劳累的辛劳。
【赏析】
此诗作于元大德八年(1304),此时诗人任监察御史,到河南项城视察农田水利,途中经过旧叶城。这首诗就是诗人在旅途中所作。
第一句“过旧叶城有感”,交代了自己的行程和所经之地。第二句“是时两弟已行五六日矣”,说明自己与两个弟弟分别已经有五六天的时间。第三句“三弟留题荒亭”,说明自己有三个弟弟同行。第四句“佩犊风犹在,画龙迹已陈”,回忆了自己过去骑马经过驿站,风吹动马缰绳,在地上留下马蹄印,如同龙的图案一样,如今这些痕迹已经消失了。第五句“有情伤暴骨,无计起枯鳞”,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中人们悲惨命运的同情,也抒发了自己无力拯救他们的无奈心情。
第六、七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态度:“饱食惭官吏,停车问窭人。”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吃饱了饭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身为官吏却没有尽职守责,所以下车去询问那些贫困的人。
第八句“腐儒甘脱粟,不敢厌劳薪”,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是一个腐儒,但宁愿吃粗粮也不会抱怨劳累的辛劳。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以及他的处世哲学。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批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的同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