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城郭梁时寺,日炙风吹秋又春。
六代风流烟暝暝,三分旧恨水潾潾。
阴阳戏剧程生马,爪齿虚浮泡似人。
如此安禅亦剩事,只宜高枕对嶙峋。
山寺偶题
汉时城郭梁时寺,日炙风吹秋又春。
六代风流烟暝暝,三分旧恨水潾潾。
阴阳戏剧程生马,爪齿虚浮泡似人。
如此安禅亦剩事,只宜高枕对嶙峋。
注释:
- 汉时城:指古代的京城。
- 梁时寺:指梁朝时的佛寺。
- 日炙风吹:形容寺庙历经风雨和岁月的洗礼。
- 六代风流:指南朝时期的繁华景象,如谢灵运、沈约等诗人的诗歌作品。
- 烟暝暝:烟雾弥漫的景象。
- 三分旧恨:指过去的事情或情感。
- 阴阳戏剧:阴阳师的占卜术和戏剧表演。
- 程生马:一种虚构的马形象。
- 爪齿虚浮:形容人的外表和神态。
- 安禅:佛教修行的一种方法,即静坐冥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寺庙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诗作。首句“山寺偶题”点明了题目和作者的身份,即作者是一位偶然来到这座山寺的人。接着,作者通过描写寺庙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表达了对这座寺庙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只宜高枕对嶙峋”则是作者对于自己修行生活的态度和感悟。
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通过对寺庙的描述和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一座古迹在时光流转中的沧桑变化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