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毕半生舌本强,编摩十载砚心凹。
赋归谁假乘风翼,叹老难煎黏日胶。
饱食大官真似鼠,厌逢俗客欲称猫。
移家澧水知何日,拟塞丸泥自结茆。

古诗文网为您提供《水调歌头(将迁新居不成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遗去歌者。末及之)》:

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    
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    
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    
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注释解读

  • 卜居:在此处意味着选择定居或建房居住。
  • 三闾:指屈原的《楚辞·九歌》中的“少司命”、“太一”和“少司命”,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昂昂:这里形容志向远大,不屈不挠。
  • 泛泛:比喻没有明确目标或方向,随波逐流。
  • 置锥无:形容极度贫穷,连放锥子的容器都没有。
  • 借车:借用车辆作为运输工具。
  • 乌有:虚构的事物,不存在。
  • 亡是:消失的存在,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
  • 二三子者: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 幽事:深奥难解的事情或道理。
  • 白鹤:常象征洁净与高洁。
  • 子虚:出自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在这里可能寓意虚幻不实。

译文
我也曾选择定居,年老时渴望像屈原那样追求高尚的理想。我心怀壮志,希望远离朝廷的纷争,过上宁静自得的生活。虽然生活并不如意,但我总是对独立的生活抱有乐观和坚持的态度。这首诗表达了辛弃疾的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辛弃疾对新居的期望和未能实现的情感,表达了他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状的不满。辛弃疾在这首词中不仅展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矛盾的心态在词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