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为诤臣,万死应不悔。
含笑辞白发,结束向辽海。
辽海急兵戈,山高集犀锁。
久与狡倭持,战氛何时解。
万里调客兵,饷绝兵饥馁。
脱巾侮大将,易若捕虫豸。
未战心先携,兵骄将复猥。
百无一堪用,可恃复安在。
君行好折冲,旄节久相待。
勉矣立功名,身为国沟垒。

送刘都谏谪辽阳

注释及赏析:

  1. 立志为诤臣,万死应不悔。 - 表达了诗人决心成为直言谏臣的决心和即使面对生命威胁也不会后悔的坚定意志。
  • “诤臣”意指忠诚直言的大臣,“万死”强调了极大的风险与牺牲,“应不悔”显示了其坚定不移的决心。
  1. 含笑辞白发,结束向辽海。 - 描述了诗人虽年事已高(白发),但仍充满希望地准备迎接挑战,准备投身到辽远的边疆去。
  • “含笑”反映了尽管面临困难仍保持乐观的态度,“辽海”象征了未知与遥远的地方。
  1. 辽海急兵戈,山高集犀锁。 - 描绘了边境地区紧张的军事状况和严峻的自然条件。
  • “辽海”再次出现,强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环境的艰难。“兵戈”和“犀锁”都是战争和防御的象征。
  1. 久与狡倭持,战氛何时解。 - 反映了长期的战争冲突和对和平的渴望。
  • “狡倭”指狡猾的日本侵略者,“持久战”暗示了对抗可能持续的时间。
  1. 万里调客兵,饷绝兵饥馁。 - 揭示了士兵远离家乡、物资匮乏的困境。
  • “调客兵”可能指的是被征召或调动的士兵,而“饷绝”意味着军饷不足,影响了士兵的士气和生活。
  1. 脱巾侮大将,易若捕虫豸。 - 描述了将领可能因轻视而失职,或士兵可能因为不满而变得不可信赖。
  • “脱巾”形容士兵的愤怒或不满,“侮大将”可能涉及对将领的不尊重或轻视。
  1. 未战心先携,兵骄将复猥。 - 指出了士兵们可能在没有真正战斗的情况下就已经心生退却,导致士气下降。
  • “兵骄将复猥”可能是指士兵因将领的行为而失去信心或感到沮丧。
  1. 百无一堪用,可恃复安在。 - 表达了对当前可用之才的失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百无一堪用”表示所有可用之人都不足以支撑战争的需要,“可恃复安在”则表达了对依赖这些人才的担忧。
  1. 君行好折冲,旄节久相待。 - 鼓励和支持即将离任的人能够成功完成使命。
  • “折冲”意为抵御外敌,“旄节”是古代的一种官员标志,常用来比喻官职或权威。
  1. 勉矣立功名,身为国沟垒。 - 最后以鼓励的话语结束,强调个人的努力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 “勉矣”是一种鼓励的语气,“功名”即成就和名声,“身为国沟垒”则意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筑起防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