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筑邺城台,遥望西陵木。
霸业已成尘,欢娱犹未足。
穗帐罥秋霜,美人闭金屋。
舞筵映月偏,歌梁倚风续。
翠华杳不来,仙容枉如玉。
岂不惜罗襦,半接垂珠哭。
妾身本是轻,无乃君恩促。
逝水何时回,惆怅漳河曲。
铜雀妓
高筑邺城台,遥望西陵木。
霸业已成尘,欢娱犹未足。
穗帐罥秋霜,美人闭金屋。
舞筵映月偏,歌梁倚风续。
翠华杳不来,仙容枉如玉。
岂不惜罗襦,半接垂珠哭。
妾身本是轻,无乃君恩促。
逝水何时回,惆怅漳河曲。
注释:
- 高筑邺城台:高筑(筑起)邺城(古地名)的高大城墙。
- 遥望西陵木:眺望远处的树林。
- 霸业已成尘:指过去的辉煌事业已成为尘土。
- 欢娱犹未足:欢乐还不足以满足。
- 穗帐罥秋霜:用秋天的霜挂在穗帐上。
- 美人闭金屋:美丽的女子被关在华丽的宫殿里。
- 舞筵映月偏:在月光下跳舞的筵席显得特别明亮。
- 歌梁倚风续:歌声随着微风继续飘荡。
- 翠华杳不来:皇帝的马车已经远去,没有回来的迹象。
- 仙容枉如玉:仙女的容颜如同玉石一样美好。
- 岂不惜罗襦:难道不怕失去罗衣吗?罗襦是古代妇女穿的长袍。
- 半接垂珠哭:一半是因为泪水而湿透,一半是因为哭泣的声音而哽咽。
- 妾身本是轻:我本来很轻贱,地位卑微。
- 无乃君恩促:莫非是君主的恩情催促着你?
- 逝水何时回:时间就像逝去的流水永远不会回来。
- 惆怅漳河曲:悲伤地叹息于漳河之畔。
赏析:
这首诗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女子对过去荣华富贵的回忆和现在的孤独无助。诗中通过“遥望西陵木”、“霸业已成尘”、“碧华杳不来”等句表现了昔日的辉煌已逝,而自己却仍处在悲凉之中。特别是“妾身本是轻”与“半接垂珠哭”两句,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这位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一个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