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四更三点中,天阍开锁洞瑶宫。
婵娟睡起无心绪,闲把银钩挂碧栊。

注释:

昨夜四更三点中,天阍开锁洞瑶宫。

昨夜四更时分,天空中的门被打开,仿佛通向了天上的瑶宫中。

婵娟睡起无心绪,闲把银钩挂碧栊。

嫦娥醒来后,无心打理家务事,她只是随意地用一根银钩子挂在窗棂上。

赏析:

《二十三夜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二十四桥明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月亮、嫦娥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之情。

首句“昨夜四更三点中”,点明时间是昨夜四更时分。四更是指夜晚十二点到两点之间的时间段,此时天空中的云层逐渐消散,月亮开始露出光芒。诗人用“天阍开锁洞瑶宫”来形容这个场景,将天空比作一个神秘的宫殿,仿佛有人打开了大门,让月光洒满了瑶宫。

次句“婵娟睡起无心绪”,描绘了嫦娥醒来后的状态。嫦娥是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她常常在夜晚静静地望着月亮出神。这里的“婵娟”指的是嫦娥,而“睡起无心绪”则表达了她在醒来后心情平静、无欲无求的状态。

末句“闲把银钩挂碧栊”,则是描述了嫦娥的动作。嫦娥手中拿着一根银钩子,轻轻挂在窗棂上。这里的“碧栊”指的是窗棂,而“闲”字则表示嫦娥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只是随意地摆弄着手中的银钩子,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嫦娥的形象和行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之情。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天空中的月光和月宫中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