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应元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 1. 爱日伫期颐,兰阶早酿十年酒; 2. 慈云周海岳,莱彩犹栽一县花。 译文: 1. 我期待着太阳升起在长寿的晚年,如同兰花台阶上早早酿制的十年美酒; 2. 慈祥的白云环绕着广阔的天地,如同莱彩一样,仍然在一县之地栽种美丽的花朵。 关键词注释: - 爱日: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诗句释义: 1. 学舞呼嵩丹陛东,演纷翠羽护重瞳。 - “学舞”指的是学习舞蹈。 - “呼嵩”可能是指呼唤嵩山,嵩山在古代被视为神圣的地方。 - “丹陛”指的是红色的台阶,通常用于帝王的宫殿。 - “演纷翠羽”中的“纷”表示繁多或复杂。 - “翠羽”指的是绿色的羽毛,常被用作舞蹈中的表现元素。 - “护重瞳”中的“重瞳”指的是龙的眼睛,象征王权。 2. 朝元傍衮香携袖,□阙瞻旒佩尽𤦏。 -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天下安危系重身,潇然远韵脱风尘。 - 注释: 这里“重身”可能是指个人的责任或使命,而“潇然远韵脱风尘”则形容诗人超脱世俗纷扰,保持内心的高洁和从容。 - 译文: 国家的安危寄托在我身上,我像脱离了尘世的喧嚣,保持自己的本色和风范。 2. 一夔足矣需调鼎,两袖清哉任积薪。 - 注释: “一夔”指的是独木难支,需要多方支持;“调鼎”比喻治理国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注释】 ①庚午:即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仲冬,农历十月。《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胃,昏参中,旦尾中。……仲冬之月,日在尾,昏箕中,旦斗中。”二日贱辰:指阴历的十二月初二日,俗称“贱辰”。刘五云先生:即刘大櫆。字子山,一字辛武,安徽全椒人,清代著名文学家。 ②素夸张:原意指不施脂粉而自然美,这里指刘大櫆的诗不加雕饰,质朴自然。 ③修短:长短。无心:无意,没有私心。
《长安立春次王百谷韵》是明朝陈应元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1. 无数夔龙集凤凰:形容众多尊贵的官员聚集在一起,如同神话中的夔龙(一种传说中的神鸟)聚集凤凰一样,展现出朝廷的繁荣和尊贵。 2. 禁城和气兆年芳:描述皇宫中和谐的气氛预示着一年的丰收与美好。这里的“和气”指的是宫廷内部的和睦气氛,而“兆年芳”则意味着这种氛围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3. 南薰曲奏虞弦调:南风吹拂时
刘半舫光禄与余倾盖莫逆,长安入计竟不得一面怅然有作 诗句解析: - 剑合当年意气亲:形容过去与刘半舫的友谊深厚,像两把剑一样亲密无间。 - 长安落落愧延津:长安城虽繁华却让诗人感到惭愧,因为刘半舫未能如愿进京。 - 如云计吏疏还散:如同天上飘散的乌云一般,他的计划虽然详尽但最终散去。 - 似水交情淡更真:就像流水般清澈而真挚的友情。 - 天上银青椎妙□:比喻刘半舫的才智如同天上闪烁的银河星辰。
谒王令公祠 令公为政见循良,更有风流被此方。 天际双飞凫自远,桑间五色雉犹翔。 已同俎豆桐乡社,尚忆弦歌单父堂。 此日趋跄欣未远,每从遗泽挹馀芳。 译文: 在王令公的祠堂前,我感到深深的敬意和敬仰。他以公正、善良著称,深受百姓爱戴。他的风采如同天际飞翔的野鸭一样自由自在,他的才华如同桑间飞舞的五彩雉鸡一样灵动多彩。他已经成为了桐乡的祭祀对象,我仍然记得他在单父演奏时的情景
【译文】 在文华殿召见皇帝,皇上称赞臣子敢于附合天意。丹陛传□拜下风,表示臣子向皇上称臣。 自夸盛事的岳州,谁不羡慕这奇逢?金门旭日千班紫,王案祥云一朵红,形容朝廷的繁荣昌盛。 天语曾将军储问,挽输死后敢言功,表示对国家的忠诚。 【注释】 旬宣:十天后,即旬宣十日。 敢附亮天工:敢于附和上天的旨意。 丹陛传□拜下风:在丹墀台阶上接受皇帝的命令。 咨(zī):敬仰、钦佩的意思。 繇(yóu)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爆竹喧声聒耳频,铜刀剧罢礼厨神。” - 注释: 描述除夕夜的热闹场景,鞭炮声不断,人们用铜刀切割食物,庆祝新年到来。 -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通过声音和动作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爆竹声打破了宁静,铜刀切割的声音则增添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2. “闲翻玉历消残岁,窃幸金吾是比邻。” - 注释: 在新的一年即将开始的时刻,诗人翻看玉历(古代日历)
在庚午年的仲冬二日,一个名叫刘五云的先生赠予了陈应元两首诗。陈应元依韵奉和了这两首诗,展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朋友间交流的喜悦。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社栎虚惭历岁时”:表达了诗人因岁月流转而感到虚惭的心情。社栎即橡树,这里用来比喻自己,表示岁月虽流逝,但诗人的内心仍感到空虚和不足。 - “望秋先落哎蒲姿”:描绘了一种期待秋天到来的景象,其中“哎蒲”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